第173章 集結大軍

 想要當好皇帝,可不是說,隨隨便便找個人來當皇帝就萬事大吉了。 

 既然擁立了皇帝,那麼,便意味著,要正式建立國家了。 

 而要維持一個國家的運轉,沒有專業人員來進行,是無法保證的。 

 王莽真正擔心的是,南陽地區的那些豪門大族。 

 單單綠林軍,王莽不會太擔心,因為,綠林軍的見識問題,實際上,對於王莽威脅並不大。 

 華夏兩千多年的歷史當中,由農民引發的起義,沒有一千也有幾百了。 

 可是,為什麼華夏曆史上那麼多次農民起義,最後,真正由農民取得勝利的,卻寥寥無幾。 

 除了劉邦和朱元璋,以底層人身份起義成功,成為天下之主的,基本沒有。 

 很簡單,見識問題。 

 一個人的見識,並不是說,他去過多少地方,見過多少新奇物品。 

 現代人是不是應該比古代的人有見識? 

 可是,卻還有人可以在網絡上問出,戰國七雄,秦國為什麼只滅了六個這種奇葩問題。 

 所謂的見識,實際上是指,通過一件簡單的事物,可以分析出很多東西。 

 這才是真正的見識。 

 為什麼謀士都是讀書人? 

 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你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各自情況。 

 之前,王莽認為,綠林軍不過是一群流民而已,幾萬人裡面,識字的怕是連一百個都沒有。 

 但是,當他們建立國家,擁立皇帝以後,那就不一樣了。 

 南陽地區的豪門大族會加入他們。 

 豪門大族為什麼可以成為地方上超過國家的組織,不單單因為他們有錢,有土地,有人。 

 還因為,他們有知識。 

 在漢代時期,知識是被壟斷的。 

 相比于軍閥,財閥,學閥這種存在,是比軍閥,財閥更加可怕的。 

 因為,學閥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認知,把一件黑的事情,說成白的。 

 而且,不是通過武力,財力來進行強制改變,而是潛移默化的改變。 

 學閥相當於可以給人印下思想鋼印,而且,被印的人,還不會察覺自己的思想有問題。 

 所以,南陽豪門大族的加入,意味著,綠林軍可以擁有文書、號令、旗幟、軍隊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