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無奈 作品

第006章 三舍考選

 搞明白了楊堅的真實意圖和局勢,這麼好的露臉機會,楊英哪能錯過,準備摩拳擦掌,震驚四座,別的他不熟,這小考,中考,高考,期中考,期末考,那個現代人不是刻到骨子裡面去了。

 不過他有這覺悟,別人就不一定有了,這不,太子楊勇就沒有看清楚這局面,非得趕著送人頭。

 “父王,眾大臣所言甚是,這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輕變啊。”

 龍椅上的楊堅聽聞楊勇此言,臉色頓如黑炭。

 楊勇當上太子以後,為了鞏固地位,和支持他的一些大臣幾乎捆綁到了一起,而這些大臣背後就是各家士族門閥,比如御史王劼背後就是琳琅王氏,禮部尚書崔肅背後就是清河崔氏。

 本來這也無可厚非,籠絡群臣本來就是太子應該乾的事,可是楊勇看不懂楊堅的遠大布局,還被群臣牽著鼻子走,這就讓楊堅有些失望了。

 看著眾大臣群情激憤,楊堅臉色有些陰沉,目光在眾臣中轉了一圈,落到了楊廣身上。

 “晉王,你以為黎崇這提議如何啊?”

 【來了!該我上場表演了。】

 楊英心中一動,趕忙站出來行禮道:“父皇,兒臣也以為此舉甚為不妥。”

 楊英此話一出,群臣紛紛點頭稱是,說什麼太子和晉王果然高瞻遠矚,目光如炬,大隋可興已。

 楊堅在臺上聽到楊廣如此回答,臉色也像吃了一口翔一樣難看,對楊廣以往的好印象也瞬間煙消雲散。

 這兩年來,楊堅覺得楊廣越來像年輕時候的自己,而且心中有才,待人仁義且不貪圖美色,比楊勇要更適合繼承皇位。

 可沒想到楊廣目光也是如此短淺,這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能看懂他的心思嗎?

 楊堅深吸一口氣,平復一下心情,正想使眼色讓心腹之臣出來挑事支持,這事準備了這麼久,他怎麼可能沒有後手,扶寒門,壓士族,勢在必行。

 不過還不等他有所動作,就聽楊英繼續說道:

 “兒臣明白,之所以黎崇提議想要推翻九品中正制,主要考慮的是由於朝廷官員的選用升遷全憑中正評語來決定,這樣使天下沒有背景的有學之士常常因為門第之見就被埋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