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的呼喚 作品

658章 :初次實驗

    脈衝星是沒有大氣層結構的。它的外表完全裸露在太空當中,只是周邊有環繞它強大的引力磁場。所以只要我把自己的這道射線密集引力光柱照射到脈衝星上面。是不是就可以將脈衝星上的某些物質提取出來?

    林東把自己這個想法告訴了科學院。專家組認為這個辦法可能可行,但最大的難度是如何控制提取出來的物質。重量,體積,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脈衝星上的物質遭受了極大密度的高壓壓縮。如果要是提取的物質體積壓縮能量過大?恐怕就算是工程五件也無法承受。

    它需要一支更強大的戰艦或者是小行星基地。才能承受這個任務。因為從脈衝星上提取一公斤的物質。就相當於地球大氣壓力地面引力環境下。大約1000t左右。而引力傳入光線提取的範圍。無法進行精確控制到每個刻度。她只能將脈衝星上的物質不斷的吸取出來。等物質的大小結構卻無法進行相映控制。

    這是這次行動的一個巨大難點。如何要讓他能夠提取物質,而且提取出來的物質還能讓自己的運輸艦或者是星際戰艦,小行星基地接受。一想到小行星基地,林東的腦子裡忽然亮光一閃。要是建造一個小行星基地,把它靠近1000萬km。

    在這個位置上對脈衝星發射自己的射線引力提取光線。由於小行星基地與任何一種太空戰艦運輸艦不同。在他上面可以放置最強大的動力系統。而且用超級衛士在上面進行控制操作。這樣的話,也避免人類承受的能量。

    就算是提取出來的物質,超過了小行星接受的能量範圍。小星星也最多就是被撞出軌道。而且小行星是可以進行動力加裝改造的。還可以重新開回軌道周邊。用引力光線和分解光線將物質切分。再轉入到自己的庫房。

    想到這些手法,林東馬上開始尋找。在隔離帶上面的那些小行星。這條長度超過億光年的小行星隔離帶那上面擁有很多的冰塊和小行星碎片。要從中篩選出合適的體量。作為小星星基地。還要給這個小行星基地內部裝上動力系統。用於驅動它向前前進。

    篩選這樣的小行星非常簡單,只要使用探測器對整個的隔離帶進行全面掃描。就可以篩選出合適的小行星基地。果然很快,探測器就從小行星隔離帶裡面發現了一顆比較適合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的體量。直徑大約有500km。算作是一顆比較大的小行星。

    用引力光線首先要把小行星分離出來。而且還不能使他被其他的小行星碰碎。分離出來以後,先要用死亡光波對小行星內外進行掃描。死亡光波就像紫外線一樣,可消滅小行星上任何隱藏的生物或者細胞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