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尤 作品

第八十一章 大夏名將

他就頂在陣前。

死戰不退。

他也不能退。

他只要退後一步,他麾下的兵馬便就完了……

這條子午道便就會是他嚴峻傑的葬身之所!

將軍都在拼命,哪裡有蜀兵膽敢退卻,唯有在將軍身旁奮力廝殺。

前軍便就如此拼死頂住了。

在這狹窄的穀道之中,死一人頂上一人,牢牢的站在將軍身側。

嚴峻傑麾下諸將,皆是當用敢戰之人。

眾將各自死死護住屬下,任由得滾木礌石如瀑般落下,卻不叫蜀軍有絲毫亂起。

便就讓十萬蜀兵,在穀道中有若鐵板一塊。

……

直待邊軍退了,嚴峻傑駐槍而立渾身浴血,依舊是巍然不動。

他面上那隻獨眼,泛出絲絲寒光。

於身前身後,堵塞穀道層層落落的死屍渾然不顧。

他不禁放聲狂笑,傲然道,“某家與白方朔那廝不同!智將……”

他重重的衝一旁淬出一口血水,“智將便只能躲在大軍身後,某家從來便就是置身軍前!”

……

嚴峻傑作為嚴守臣長子,自幼飽讀典籍,知書達理,可謂京中出名的少年才子。所有人均以為嚴守臣要培養此子走文臣之道,為一代權臣霸相,繼嚴氏一脈。

嚴峻傑年方十五,便少年從軍。

眾人驚詫之下,沒有人知道嚴守臣此舉之深意。

嚴氏雖是自軍中起家,然而以嚴家之勢,嚴守臣將其長子送往軍中,派往遠在西南邊陲之地的蜀地,著實令人匪夷所思。更不論放任次子嚴俊卿,拜師學藝只走那遊俠之道,甚少在京中露面……實在令京中朝臣大跌眼眶。

嚴守臣這是要自掘一脈?!這是在向景帝表明,他只願做一介純臣?

可他從來是一位純臣麼?!

無人能懂。

嚴峻傑更是不懂。

年少之時,他百思不得其解,探究多年也不知父親此舉到底所意為何。

難道說,父親終就要他棄文從武,從此文武雙全,繼承他一代權臣的衣缽?

隨著年齡增長,他卻也不想懂了。

他年逾不惑,他已然靠自己,成就雄霸一方的封疆大吏。

雖是借嚴家之勢,嚴峻傑卻是由一名小兵,歷經多少戰陣,才苦熬至這撫遠大將軍之位,他可謂實至名歸。

他是靠自己打出來的。

初到蜀地,他手無縛雞之力,十五歲方師從舅公李靖。他從此放下心儀的書卷,拿起銀槍,在舅公家裡,在軍中,苦練殺敵之術。

蜀地之南,從來不穩,自古便是彝人之地。

前後兩任彝王,皆可稱得起是雄主。厲兵秣馬,統御兵馬十數萬,治下偌大的地域尚不滿足,總在窺探蜀地之繁華。

嚴峻傑自十八歲起,便率麾下蜀兵,在李靖的大力扶植之下,與彝人往來征戰百餘場,保得蜀地無恙。

他時而悍然出兵禦敵於外,時而委曲求全與彝王帳下的各部洞主結好,周而往復,始終將彝人玩弄於股掌之上。

便就在十年前,嚴峻傑終於準備停當,他勾連實力最為雄厚的兩位洞主,親率大軍五萬突襲彝王所在。那一仗,卻就激起彝人之心性,憤而反抗。也正是在那一役之中,一支流矢奪去了嚴峻傑的左眼……使他成為蜀地周遭令人聞風喪膽的獨目將軍。

蜀軍大勝。

嚴峻傑親手斬下彝王的頭顱,彝人其餘各部不敵,紛紛納降,或者南逃而去,至此一役方畢。

嚴峻傑此戰大捷,轟動宇內。在大夏,可謂立下開疆裂土不世之功!

他當即升任鎮守西南的撫遠大將軍一職。

他也終自一位羸弱的少年書生,憑自己智勇雙全、馬快槍疾,位至大夏名將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