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欠49更





可以說,除非厲王成為大齊的皇帝,否則沒什麼好擔心的。




大齊的皇帝可沒有什麼兄終弟及的意思,這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




牽制了那位年輕的戰神,剩下的就是要改變王庭過往的模式,改變草原部族的思維。




這或許需要幾年、十幾年,但烏斜單于絲毫不著急。




他們兄弟還年輕,便是再過去二十年,他們也還在壯年,正是草原上雄狼最兇猛的時候。




可是厲王卻不一定還能留在邊關這麼多年,他的兄長不會讓他一直掌控兵權。




在保留草原鐵騎作戰優勢的同時,他們會不斷吸收大齊更先進的東西,在蟄伏的時候積蓄力量。




等時機一到,就一舉攻破邊關,攻破厲王打造的雄城。




到時候,他們的鐵蹄踏上大齊的土地,他們的戰馬會驅逐齊人。




等把齊人趕到貧瘠的南邊,他們在大齊的領土上,建立起一個更興盛的王朝。




“……此人與他的父親不同,更加善謀,更加懂得蟄伏,如若不除,一定會是邊關的心腹大患。”符栩道。




李儉也道:“他派出的使臣帶著上供的禮物還有願意成為我們大齊附屬的求和書,已經送往京中,朝中對我們的支持,只怕很快就不再像從前。”




話音落下,兩人都神色凝重。




此刻,李儉忍不住道:“軍師在離開前,特意叮囑過我等不能讓殿下出去……就是怕殿下為了先機,再破龍城,再殺死一個大單于吧。”




符栩沒有說話。




畢竟烏斜單于繼位,草原王族都聚集在龍城,絕對防備不到他們殿下會在夏季出擊。




他再次看向邊防地圖,目光落在龍城的位置上。




李儉與他看著同一個位置,心下一抖:“殿下就帶著一百多人……不會直接衝到龍城去吧?”




“應當不會。”青衣文士的目光落在另一個方向。




那裡是曾經的單于長子,如今的右賢王的地盤。




草原上的部族,總是逐牧草而居,每個部族之間也會有爭鬥。




只不過王庭統一後,大單于明令禁止私下鬥爭,兩個部族相遇時,才不像過去那樣生死相搏。




作為最類父的長子,右賢王沒有爭過自己的弟弟。




現在烏斜單于在龍城繼位,給三個兄弟都封了王,把兩個弟弟都爭取了過來,唯獨沒能說服他的兄長。




這位新任右賢王勇猛無雙,極度好戰,在父親死後最想做的就是報仇。




在兵敗回去之後,他沒有留在龍城,而是帶著自己的人徑自回到了封地。




此刻,雖然他手下還有將近兩萬軍隊,殿下只帶了一百多人。




可是……符栩默然地想道,這種戰力差距放在他們殿下眼中,大概不算什麼。




前面說過,大齊的戰馬短缺。




在漠北跟蠻夷作戰,是否擁有機動性強的騎兵,是決勝的關鍵。




他們殿下的封地在古厲國,礦藏豐富。




在受命前來掌兵戍邊之前,他就已經憑藉著封地內豐富的礦藏,開發改進了冶煉之術。




符栩沒有去過厲王的封地,也沒有見過他們殿下傳聞中那“外出狩獵飲水都能發現金礦,放馬出去吃草都能找到鐵礦”的本事。




他只知道尋常人鍊鐵,爐子不過半人高,一人就能合抱。




而在他們殿下的封地,鍊鐵的爐基已經南北長十二尺(4米),東西寬八尺,高更是一眼望不到頂。




呈橢圓型的爐缸日夜燃燒,裡面的火焰比太陽還要明亮,便是真金扔進去,也要轉瞬化為液體。




礦石不斷地送進去,鐵塊不斷地送出來。




旁人需要煅燒幾日幾夜才能得到的鐵,殿下的爐子只要半日就能成。




而且,同樣的爐子裡出來的鐵塊,還能擁有不同的屬性。




這些鐵塊做出來的兵器,有可以隨意彎曲卻不斷裂的,有剛硬無比能將尋常鐵塊一下劈開的。




那種傳說中才能得見的神兵利器,在他們殿下到來之後,卻成為了能用來武裝一支隊伍的東西。




草原上的蠻夷跟他們交戰,一交手就被毀去了兵器,立刻蒙了。




他們的神箭手準頭再好,射得再準,射出的箭卻連他們身上的輕甲都射不穿。




在剛剛得到殿下帶來的盔甲時,符栩也想過,這樣輕薄的盔甲,裝備上確實能輕鬆許多。




可是失去了重量,也就失去了防禦能力,這樣薄的甲片真的能夠擋住草原騎兵的刀劍嗎?




事實是,這種由混合了其他礦石煉出的鐵打造出的盔甲,有著極高的防護力。




它的性能更出眾,給了騎兵更大的機動性,一下提升了他們的戰鬥力。




從騎兵到戰馬,厲王殿下把邊關的這支騎兵武裝到了牙齒。




長期的作戰奔跑容易磨損馬蹄,他就打造了馬蹄形狀的鐵片,扣在戰馬的腳掌上。




在馬上既要作戰,又要平衡身體,他就改造出了高橋馬鞍,又在兩側加上了金屬打造的腳蹬。




這件馬具不光上馬的時候可以輔助登馬,在馬上作戰,也可以穩定身形,完全釋放雙手。




而厲王的封地裡最不缺的就是鐵,打造出來的雙邊馬蹬可以武裝全軍。




除了這些,在他手裡,還有層出不窮的改良長兵、連弩……




這讓符栩實在忍不住懷疑,他們這位殿下,是不是天生就為了戰鬥跟征服而生。




若非如此,他怎麼能找到這麼多的礦藏,製造改良出這麼多的兵器、護具跟馬具?




這一切再加上他絕頂的作戰能力跟近乎直覺的軍事天賦,才能一來到邊關,就將對面的蠻夷殺得聞風喪膽。




這次他帶出去的那一百多人,都是騎兵中的精銳。




隊伍中的每人都有著兩匹馬換乘,從武器到盔甲再到耐力跟戰力,都是最頂尖的。




從這裡去新任右賢王的封地,差不多也是一個月時間。




如果李儉看得到草原上的景象,就會知道符栩的擔憂是很合理的——




他們殿下確實是追著那群野馬,一路殺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