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十七 作品

第228章 第 228 章





他們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江南,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滄麓書院。




可是當女兒的消息一傳來,兩人擔心,便毫不猶豫要來京城。




室內地龍燒得很旺,陳父也脫了身上的厚重外衣,只穿著簡樸的衣衫。




他對著女兒道:“幸好付大人讓裴公子來接了我們,一起坐船進京。這一路上真冷啊,我看河水都結冰了,船要過去還要先破冰。”




陳松意看著父親臉上樸實的笑容,就想起上輩子自己身死之後,他們也是在這樣的季節來的。




兩人沒有出過遠門,但是為了見女兒最後一面,為她討回公道,所以他們來了。




上輩子,沒有付大人帶著他們坐船。




河面冰封,沒有行舟,兩人是怎樣北上來到京城的,可以想象的艱難。




可是這一次,一切回到正軌。




現在兩人都很好,很高興,跟上輩子為她的死而來的父母不一樣了。




陳松意回了神,又繼續認真地聽著父親打開了話匣子,對自己說這一路上付大人都很照顧他們,沒有半點一品大員的架子,知道他們來了京城,人生地不熟,還邀請他們改日登門做客。




府中的下人來奉茶,小蓮坐在椅子上,還很是侷促。




侯府好大,超過了她的想象。




阿姐雖然還是那個阿姐,但是跟在江南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老胡跟元六倒是很自在,就像他們的公子爺一樣。




兩人進了侯府以後,到處逛了一圈才回來。




“陳老哥!”老胡一進來就高興地道,“這裡好大,陛下真的好重視意姑娘!還有,我跟老六剛剛轉了一圈,發現了好幾處適合種菜的地方!”




“是嗎?”一說到種菜,陳父就來精神了,“在哪裡?”




小蓮也跟著起了身,想要去看看老胡說的地方。




陳父才想走,又想起什麼,停下來徵求地看著女兒。




陳松意還沒說話,陳母便對他道:“想去就去吧,這是我們女兒的家,也是我們家。自己家裡想去做什麼,還要問不成?”




陳母是個很有智慧的女子。




這就是為什麼在她來到侯府之後能夠迅速地鎮定適應下來。




陳松意點頭:“娘說得對,爹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這是我們自己家。”她說著,又看向小蓮,“小蓮也去,等跟爹去看完,我再帶你們去選住的地方。”




“走走走,哈哈哈哈!”




老胡朝兩人招手,立刻帶著他們走了。




他這一次回來不光自己來了,還把打造的改良農具跟找到的種子都帶回來了。




他現在是深深地熱愛上了耕種這項事業,剛剛一轉,看到侯府的空地,第一反應就是這裡可以種什麼,那裡可以規劃。




“這裡可以種菜,那裡可以種果樹,這裡還能養魚,對吧老哥!”




“對對!”




一說到這些,陳父就不拘束了,蹲了下來,抓了一把凍得有些硬的土,臉上露出欣慰之色,“都是好土,都可以種好東西……”




小蓮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地方。




小姑娘吸了吸凍得通紅的鼻子,想好了哪裡可以養雞,哪裡可以再種點什麼。




說來也奇怪,剛才在正廳裡她還覺得不安,可是現在跟著爹還有胡大叔,把侯府裡的這些空地都規劃了一遍之後,她就迅速找到了歸屬感。




等三人再次回到正廳的時候,廳裡已經熱鬧起來。




聽到爹孃都來了,還在橫渠書院的陳寄羽馬上就趕了回來。




不只是他,趙山長他們全都回來了。




現在離新年不過也就差了幾天,提前一些回來也好。




他們跟橫渠書院的眾人道了別,跟這些時日時常相見的百姓到了別,被相送了一路。




等回到侯府的時候,陳父陳母見到兒子就已經夠高興了,再見到兒子的師長跟他這群同窗同來,大家這個新年都會住在侯府,於是加倍歡喜。




“好,好!”




陳父臉都笑酸了,感覺自己好像就只會說這一個字。




陳母見到長子跟他的這群同窗身上的衣服都有些髒,手還磨破了,便開口問起。




當聽到這是因為京城先前地動,他們在幫書院周圍的百姓重建家園的時候,她的眼中也露出了驕傲之色。




“好。”她握著兒子的手,對他露出了笑容,“做得很好。”




雖然兒子不像他妹妹一樣做了那麼多的大事,但他也是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做一個好人,以後便是做一個好官。




大家因為回來得匆忙,沒有換衣服,現在正好行李都已經搬進各自的房間去了,他們就先告別了陳父陳母和兩位老師,回房間洗漱,換身衣服再出來。




陳松意也不用再進宮,同樣先去換回自己平常的衣服。




趙山長跟樊教習兩個人上了年紀,就沒有再同年輕人一樣去幫忙乾重活,不需要更換衣服。




眼下在正廳,便由他們兩人跟剛到京城的陳父陳母說話,為他們解答一些問題,舒緩一下緊張的心情。




聽完陳家夫婦來京城的經過,趙山長像是想起了什麼,含笑道:“有件事,本來還想等新年過後再寫信跟你們說的,沒想到你們這就來了。”




“不知先生說的是什麼事?”陳母問。




當陳母在的時候,陳父都負責安靜聆聽,將交際交給自己的妻子。




廳中,風珉跟裴雲升還在。




剛剛驚鴻一瞥,裴雲升就留意到了陳寄羽。




這可不光是陳松意的兄長,按先來後到算,他以後還會是自己的師弟。




滄麓書院的副山長是他的授業恩師,這個時候對著陳家夫婦提及的,自然是有關於他的事。




果然,趙山長撫著鬍子道:“我在京城給寄羽張羅了一門親事。”




所謂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這兩件之所以會被排在一起,就是因為在考完之後就會有人來榜下捉婿。




金榜題名通常會跟成為人家的乘龍快婿同時發生。




然而,這春闈都還沒到,就已經有人來定下自己的兒子。




陳父陳母都很是意外又驚喜。




他們只是普通的農家,在京城是沒有任何存在感的。




也就是女兒封了侯,才有了今日團聚。




長子的婚事如果是在江南,兩人還能為他張羅娶一個賢淑的妻子。




可是在京城,那就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唯有像趙先生這樣的人才能夠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