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第79章 第 79 章

 汲衛雖然是以“替太子收拾爛攤子”的心態去蜀郡的, 但是宣室殿裡的皇帝確是真真切切地知道劉瑞能做出一番成績。亦或是說,在他兒子把墨家女子收到身邊,開始搞些稀奇古怪的發明時, 他就知道這兒子遲早要搞事,而且還是震驚朝野的大事。

 以己度人,劉啟以為沉迷奇技淫巧的兒子會把墨家帶上朝廷, 然後像有特殊癖好的君王一樣,開始蒐羅能工巧匠以娛自己, 甚至做好了訓斥兒子的準備。

 然而劉瑞有這麼做嗎?沒有。相反,劉啟現在已經用上了劉瑞設計的桌椅板凳。

 你別說, 這玩意還挺舒服了,至少比跪著舒服。

 是以皇帝帶頭後, 家裡有條件的大臣一一效仿, 隨即到小吏, 民間,也有人照宮裡的樣式做來自用, 直接導致關中的木材價格一路飆升。

 少府瞧著這個商機,開始向外出售桌椅板凳。

 西周頒佈的《伐崇令》規定“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 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而到秦漢, 雖為緩解黔首的生存之急而未定下如此嚴苛的法律, 但也在《二年律令.田律》裡規定“禁諸民吏徒隸, 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所以在少府靠著《漢律》可以無視規則時, 底下的商賈就算有心發掘這個商機,也不可能跟少府掰手腕。更別提家財萬貫的都不是蠢人,自然明白少府就是皇帝的私庫。

 跟皇帝搶生意,找死嗎?

 於是靠著兒子的創意,劉啟賺著盆滿缽滿。即便還未“收回”贈給劉瑞的錢,但是當劉瑞從巴蜀回來後,留下的製鹽廠肯定是歸少府接管,收益自然歸於皇帝。

 也就是說,劉瑞找劉啟撿錢開工廠後將工廠無條件贈予劉啟,自己相當於是給劉啟白打工。

 這是什麼樣的無私精神啊!

 擱在後世,肯定有人吐槽“父子對調”或是“劉啟應該掛路燈”。

 哪怕是劉啟本人遺傳了高祖的不要臉基因,面對這種“兒子借錢去創業,成功後將一切都贈與阿父”的局面也是小小的心虛了下,隨即思考該給兒子什麼樣的獎勵才不顯得阿父理虧。

 若是官員做出如此成績,肯定是的加官進爵,賞賜千金。可劉瑞是太子,再進一步就是皇帝,而且跟其他兒子相比,這個兒子幾乎沒有個人享受。平生最大的愛好除了種地,就是在椒房殿裡搞些木匠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