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第155章 第 155 章

平心而論, 晁錯絕對是朝廷裡最討厭的人……且沒有之一。

 可討厭歸討厭,你也不能否認晁錯的工作能力,以及他對兩代帝王的需求把控力。

 即便是對晁錯抱有深切恨意的人, 即便是對法家帶著有色眼鏡的人,都不可否認晁錯的能力很強, 哪怕是再其它學派掌握話語權後也不能否認法家的必要性。

 這就是學派在亂世,在大統一王朝裡的生存之道——

 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將其放大成不可缺性。

 “如此一來, 天下學子怕是人人唸叨著內史大人的好。”因為劉瑞的命令,衛穆兒進出甲觀如無人之地,並且在劉瑞的辦公區後也收拾出衛穆兒的辦公區。

 “好什麼好。”劉瑞聞言不屑道:“長了刺的蘋果。吃起來再甜也不可避免地被紮了嘴。”

 上奏剝奪藩王對本地官員的任命權一事自然是皇帝在背後授意,太子在一旁推波助瀾。

 這種施恩於天下學子的事同時也是得罪宗親的事。

 吳王一死,就輪到趙王齊王乃至淮南王了。

 可這些老藩王一死, 誰來接替大漢藩王的權杖?

 當然是劉瑞的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了。

 所以他能代替晁錯提出這種事嗎?

 不能!

 畢竟咱們私底下是什麼德行大家都心裡有數,但是擺到明面上就不太好收場了。

 是以劉啟和劉瑞都十分默契地把晁錯推去搞定這些麻煩事——反正他都得罪那麼多人,再多幾個也沒問題吧!

 衛穆兒是有婦好和平陽昭公主為模板的聰明人,自然看得出朝會後的波濤洶湧,所以也是調侃性地一說, 隨即嘆道:“黑手套也有髒的沒法洗乾淨的那天。”

 劉瑞從公務裡抬起頭, 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羊毛不能逮著一家狂薅。”衛穆兒委婉道:“法家好歹是戰國顯學,要是淪為酷吏的代名詞或是被其他學派吞併那也太可惜了。”

 “你所說的又何嘗不是我所擔心的。”劉瑞無奈道:“只是你看太子宮裡的官員們有幾個是能當黑手套的。”

 說罷, 劉瑞還敲了敲自己的腦袋, 挑明道:“當黑手套的不僅得捨得下臉,還得有腦子。”

 腦子不好的那不叫黑手套,那叫品控不好的塑料袋。

 一想到這兒, 劉瑞真想趕緊扒出朱買臣和公孫弘替他辦事。

 論察言觀色的本領與身段之柔軟, 這二位並不亞於在秦末亂世裡反覆橫跳的叔孫通。畢竟是能合力搞死張湯寧成的人, 愣是把法家在漢武帝時的力量給整了大殘。

 就這能力,誰看了不得說聲牛人。

 最重要的是……

 這兩能當黑手套的都和張湯一樣有遠高於物質需求的精神需求,所以他們不貪,也迫切渴望得到皇帝的認可,從而實現退婚流男主的逆襲。

 “大長秋那兒應該能在兩三天內把符合要求的女官送來。”劉瑞停下執筆的手,吹了下未乾的墨跡,緩緩道:“那些女官一來,加上李三精心挑選的小黃門應該能把內務班子給搭起來。”

 劉瑞參考唐代的六尚局和明清的十三監,內務府把內務交給衛穆兒和趙子鳶統領的女官,李三統領的小黃門,以及負責太子內帑與公庫金錢流動的太子家令。由太子家令的外採權來遏制內務機構的權利膨脹。同時也給負責監督太子宮官吏的率更用以監督內務程序和金錢流動的權利,要求他們不定期抽查內務和太子家令地賬本,避免太子家令與內務左手倒右手地抽調內帑乃至公庫的錢。

 而在搞出檢查機制外,劉瑞還強制太子宮上下學習阿拉伯數字,並且採用了複式記賬法,直接把貪汙的難度拔高了好幾個level。

 有些官員在進太子宮前就知道姓劉的難搞,但卻沒料到他們有這麼……難搞。一時間,那些學了二十年先賢典籍的老古董們被迫習慣太子宮裡的不同之處。

 不過在劉瑞搞出複式記賬和西漢版的活頁賬本後,劉啟見了倒是十分喜歡,然後下令各地的官員們一一學習,甚至就此重修近年的一切賬本,導致一些瞞不過去的官員們滑跪認錯,麻溜地交出家產後帶著全家滾去服刑。

 當然,也有認錯態度較好的高官沒有被查抄家產,但是被他拖下水的會怎麼招待他,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

 “不出意外的話,父皇會藉著此事讓我去蜀郡或彭城郡避避風頭。”劉瑞將墨乾的麻紙收好,緩緩道:“吳國那兒要收網了。”

 卜式帶著關中的商人賣了那麼多銅礦,買了那麼多糧食,已經把江淮一帶的銅價穩定在正常市場的一點五倍以上。與此同時,江淮一帶的糧價也一降再降,幾乎只有關中的百分之七十五。這在有點腦子,亦或是說,有點經濟常識的人眼裡都是很可怕的。

 試想一下,一個國家的冶煉業發展,而有著相當豐富的銅礦。那麼在全球的銅價走高,糧食價格走低的情況下它會幹什麼?自然是讓更多的農民挖礦,然後擴大本地的採礦規模與冶煉規模。

 而這銅價正如漲上的潮水。

 若是在小範圍內起起伏伏的倒好。

 可一旦潮水褪去,那就是要人老命的事。

 別的不說。

 多出的銅礦誰來買單?

 荒廢的田地誰來複耕。

 而在之前擴大的規模裡所建立的各級市場又要如何收尾。

 參考下全球油價因戰爭而暴漲卻沒幾家願意擴大生產的事兒,就能明白暴漲與暴跌都不是什麼好事,擴大生產更不是什麼一拍腦門就能決定的事。

 “昔秦相國商鞅以鹿皮毀掉楚國的農業,從而將楚國誤了農耕,元氣大傷至不得不向齊國屈服。”劉瑞招來幾個心腹重臣,緩緩說道:“如今吳國上下都是挖礦冶銅之人,田地荒廢已久,國民更是習慣巴蜀與江淮的便宜糧食,並且開始下效上行的有了奢靡之氣,熱衷於從巴蜀和彭城郡購買更好的鹽與衣服首飾。”

 “不僅如此,就連挨著吳國的淮南國也因此分了杯羹,依靠收吳國的過路費而賺得盆滿缽滿。”劉瑞看著心思各異的官吏們,突然笑道:“爾等以為吳國裡還有幾畝耕地?陛下收回藩王對本國的官員任命權可有些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