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第177章 第 177 章

雖然聊起寫悲情的政治人物時總會提到“身死政消”一詞, 可是除了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時代,任何一個在乎名聲的皇帝都不會在登基後立刻廢除前任的政策。

 皇帝這種生物是極度自私且不容許自己犯錯的。

 所以對臣子而言,讓皇帝承認自己的錯誤一直都是千古難題。

 若是碰上唐太宗那樣的明君也就罷了, 要是碰上錙銖必較的……

 這一刻,劉瑞是真的被劉啟嚇到了。

 他雖在反應過來後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 可私底下卻早就想好自己的遺書要怎麼寫。

 相反的, 朝會上的大臣見狀, 還以為是父子兩私下聊好後擱這兒演雙簧呢!

 不得不說, 劉氏的演技天賦在此發揮了強大作用。

 即便兩人沒有對戲,但是憑藉著各自的瞭解與厚臉皮,愣是把幾個近臣都一一瞞過了。

 “女不嫌母醜, 子不言父過。”下了朝會後, 衛綰不禁感嘆道:“為君者諱面刺之失,而太子竟在朝會上揭開其父的仁政缺點, 這可真是……”

 “甚愛此子啊!”

 按理說, 皇帝重視太子本是件好事, 可以避免嫡庶不明, 諸子相爭。

 可在朝堂上站穩腳跟的絕對不是泛泛之輩,哪會相信典籍裡的父慈子孝出現在皇家父子間, 所以皇帝不惜自毀仁政也要為子抬轎的理由只有一個, 那就是皇帝已經不行了。

 劉瑞是劉啟的第十子。

 劉啟將近三十歲才與薄皇后育有一子。

 而這意味著劉啟若是與先帝的歲數相當, 那麼劉瑞登基時可能不到掌權之齡。這對已有呂后臨朝和外戚之擾的大漢而言無疑是非常恐怖的。

 即便那時,劉瑞距離親政只有一兩年的功夫。可一兩年的功夫對於那些輩分高又佈局多年的老狐狸而言,絕對能讓劉瑞明白什麼叫寸步難行。

 若論對劉氏皇帝的瞭解, 衛綰絕對能進前十。

 這個以沉默寡言著稱的儒家俠士不一定在權力的核心, 但一定在劉啟的託孤名單裡。

 只是……

 太子似乎並不喜歡他。

 自打劉瑞離開後, 九卿的下屬機構就被一一分離出去。

 首先遭殃的是和後世的明軍一樣容易塞進賽博生命體的馬政。

 誰都知道吃軍餉能被活活肥死, 而養一匹軍馬的開銷足以抵的上三口之家的開銷。因此在馬政這個大肥缺上,劉瑞先是改變原有的記賬方式,然後增加馬政的監管部門來保證裡頭中飽私囊的程度不會太嚴重。

 雖然這有冗官的風險。

 但是跟冗官相比,明朝那種軍隊不滿餉,滿餉不可敵的狀態才是更要命的。

 況且就像先帝切割齊系與淮南系的土地來削弱藩王一同叛亂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