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224 第 224 章 皇帝與丞相在朝會上起……

 皇權交替裡最麻煩的事情有兩件, 一是人事變動,二是政策變動。少主掌權的難點也就在這兩點上——先帝登基時已三十有二,所以先帝的舊臣在文帝去世的前兩年就開始接管朝中要職, 如晁錯, 周仁般的北宮重臣在先帝登基前就榮升九卿,其權力過渡那叫一個絲般順滑。 

 而反觀劉瑞雖已及冠親政, 之前也是多有歷練,可被他從北宮帶出來的臣子大都三十出頭,雖已是做阿父, 大父的年紀,但在朝中仍舊稱得上青瓜蛋子。這麼些年輕人當九卿是萬萬不行的, 就連出任千石大臣都難免一起一眾質疑。 

 這般情況下, 即便是有皇帝去後三年不改政策的習俗, 但是朝中人精甚多, 人家改不了還拖不起嗎?不管是稅收還是重鑄貨幣,都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捋清的。況且進行稅收改革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把市面上缺斤少兩的三銖錢與四銖都鑄為五銖,以此確保買賣市場的公平穩定。 

 為此,劉瑞急需懂經濟的人才,同時也對劉備產生難以言喻的嫉妒之情。 

 諸葛亮,一個懂發明,會賺錢, 甚至還能總攬朝政的奇男子,幾乎是每個君王的終極夢想。 

 劉瑞擁有的人才裡幫漢武帝搞出白鹿幣的張湯是不用想了,讓他搞經濟那跟挨家挨戶的打劫有何區別。刨除還未買官入朝的桑弘羊,也只有從生意人轉型從政的卜式,開始惡補計然學說的田叔等人勉強能在經濟上發表意見。 

 不過往好的地方想,彼時的西漢至少不像明後期般文官做大, 搞出皇帝前腳過世,後腳就被內閣推翻所有政策的離奇操作。 

 所以藉著上廟號與給孝文太后諡字追封,劉瑞希望分出能為自己效力的老臣,把劉啟未完的兩項改革落實下來。免得之後這群老臣仗著先帝政策的保護期已過,皇帝沒有談起此事而拒不認賬,最終導致劉瑞的經濟計劃胎死腹中。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而今先帝賓天不過半年之久,何至於在眾人悲慼,朝堂不穩時有如此大的動作,還望陛下……三思啊!”太僕劉舍作為老劉家的鐵桿居然公開反對老劉家的皇帝,這讓眾人為之側目的同時,也有更上反對皇帝的勇氣。 

 “陛下,太僕所言確有道理。”而比劉舍做出頭鳥更令朝臣們心驚的是陶青居然第二個發言。 

 御史大夫晁錯的眼裡閃過一絲驚訝,像是好奇陶青這個一直充當先帝傀儡的小透明是不是被奪了舍,不過思及陶青與劉舍的出身,他們會有此舉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陶青與劉舍都是開國功臣之後。一個是漢高祖時就官至中尉的開封侯陶舍之子,一個是項羽的族人項襄之子。 

 不同於申屠嘉這個開國功臣裡的小透明,陶舍與項襄雖然比不上漢初三傑,但是在功臣集團裡也能排進中上游之例。加之陶青與劉舍作為他們的後代也官拜三公九卿,服務過兩任君主。哪怕他們為官時並未做出多少成績,但是依靠苦勞也是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