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259 第 259 章 讓東甌人去查抄閩越貴……

 “怎麼, 你對我們寬容仁慈的陛下還有不滿?”程不識見餘善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表情也漸漸冷了下來:“你雖是閩越王,又與我朝的陛下以叔侄相稱, 但大國之臣應當小國之主。本將軍勸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最後鬧得連去關中享福的機會都沒有了。” 

 去關中享福? 

 這句話讓居股在內的閩越貴族都不由得呼吸一促,眼神裡滿是滿是想去關中富地的渴望。 

 得益於趙佗為自抬身價的吹噓與秦軍的思鄉之情, 此時的南方諸國與北方戎狄都視關中為膏腴之地,對關中……應該說是中原地區的想象堪比看完《馬可波羅遊記》的西方人對中國的想象。 

 在馬戛爾尼受喬治三世之令訪問大清前,外國人對中國的想象大都來源於和大漢互吹的精神爺爺羅馬帝國,以及來明朝進行商業合作,文化交流的傳教士利瑪竇,葡萄牙人曾德昭, 以及西班牙人馬丁德拉達。雖然當時以利瑪竇為首的外國人已經提到明朝犯了夜郎自大,貪腐黨爭和海禁的毛病,但是考慮萬曆那廝兒的擺爛程度與南方鄉紳的政治力量,所以明朝的海禁以防外敵為主, 並不禁止經濟技術與文化交流。加上被明朝完善的科舉制度讓利瑪竇等生長於文藝復興後期,見過愚昧時代的學者充分享受到中國對知識分子的極大尊重, 所以他們對明朝的記錄裡肯定不乏美化成分。 

 但在風評急降的清中晚期便很難找到關於中國的正面評價, 不然那句聞名世界,對華人而言與n單詞無異的“g g”又是怎麼來的? 

 你聽音譯不覺得分外耳熟嗎? 

 好在這時, 一切都還能避免。 

 感謝趙佗, 感謝那群落地生根的秦軍對中原的大力宣傳,使得程不識不費吹灰之力就說服那些閩越貴族去關中享福。 

 倒不如說, 程不識只開了個頭,那些急切拜託餘善,逃離這個貧苦之地的閩越貴族就爭先恐後地報名要隨餘善去關中請罪。 

 一時間, 被閩越貴族唯恐避之不及的餘善成了前去關中的特快車票。 

 從人見狗嫌到炙手可熱的餘善認下輩分降級的委屈,所以對大漢天子的唯一的請求就是能不能留他一命。 

 畢竟他的閩越王位都還沒坐滿一年呢! 

 別說是百越,就是中原一帶還有比他更慘的國主嗎? 

 登基三天就被樂死的嬴柱表示有話要說:三年啊!寡人做夢都不敢這麼想。 

 程不識沒有直接回答餘善的話,而是讓人將居股以內的閩越貴族請出去後低聲說道:“您既已作亂犯上,就不能受陛下的賜封,否則陛下沒法給會稽郡的黔首一個令其滿意的交代。” 

 餘善的瞳孔微微放大,然後露出苦澀的笑容:“孤知道了,所以那位大漢的天子要以何種方式殺死孤?” 

 “殺死?我何時說過陛下要殺死你?”程不識恰到好處地露出驚訝之情:“陛下若要殺你,何需大費周章地接你進京?” 

 末了,他還殺人誅心道:“你不會以為你的重要性比庶人劉濞還高吧!”區區三十萬國民,七萬士兵,是誰給你登月碰瓷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