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爺, 作品

第176章 暗流湧動



  “標兒,聽說你把沈家的姑娘養在了宮外?有沒有這事兒……”



  朱元璋一身粗布衣裳,雙手塞到了袖子裡。還戴個棉帽子,這樣子哪裡像朱皇帝,簡直就像是村口的朱大爺。



  身後的五個人,也都是一身粗布衣裳,他們可不敢穿的比皇帝還好,徐達的左邊衣袖子,甚至還帶著一塊補丁。



  而細心的朱元璋卻發現了,一陣誇讚,說徐達啊沒有忘本,哪怕是位極人臣也沒有忘了當初艱苦的日子,徐達倒是滿面紅光,而旁邊穿的稍微整潔一些的宋濂,則差點沒找個地縫鑽進去。



  朱元璋一邊往前走,一邊說道,“標兒你看,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都在奔奔波波,誰也沒有閒著,可是他們都有自己應該乾的事情,農人就應該好好種地,商人就應該貨真價實,這軍戶,就應該老老實實的當兵打仗,只有所有的人都分工明確,本分守己,這天下才能太平……”



  朱標默默的聽著,心中確實非常清楚,自家老爹是看自己這幾天要動改革的心思了,怕自己玩的太大,提前給自己遞話吶!



  在朱元璋的心中,所有的人都應該各司其職,一件事情只有世世代代的去幹,才能夠做得出神入化,為了能夠讓他治理下的大明王朝,能夠綿延萬世,深感元末混亂無序的朱元璋,想出了一個能夠讓世界變得非常有秩序的方法,他把大明王朝的子民分成了不同的戶籍,民戶、軍戶、匠戶、樂戶···等等,每一個人有著自己專屬的工作戶籍。



  這樣就可以讓每個人的分工都能確認,就像一個大的機器一樣,每個人都在上面或者是一個齒輪,或者是一個鉚釘。每個人既然都有了自己的分工,那麼就不會出現太多的流民,而造成的元末亂世了。



  只是把現在的人都安排好了還不夠,也要把之後出現的人也安排好,朱元璋規定每個戶籍種類進行世襲,就是說民戶的孩子也是民戶、軍戶的孩子就要當兵、匠戶的孩子只能去提供工匠服務。這樣看來只要不出意外,大明王朝就會按照朱元璋時的樣子持續下去,只是一直不斷變大而已。



  在朱元璋的心中,隨著人口越來越多,賦稅收入增多、兵士越來越強、工藝越來越發達,每個人各司其職,這個王朝就能真正實現自己的萬世傳承。不過明王朝最後還是覆滅了,朱元璋和他的制度都成為了歷史



  但是他卻忽略了一點,如此死氣沉沉的社會。就



  拿軍戶來說。



  元末農民吃不飽飯參加軍隊,當兵能獲得軍功而升遷,軍隊待遇比百姓好自然打仗賣力。但是在和平時期,軍戶的最大弊病就是世代當兵,不能脫離。外面普通百姓種田或者經商可以發財,而軍戶除非恩典,否則永世不能脫離軍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