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皇陵祭祖

  隨後又大聲喊道:“本王奉命祭祀皇陵,所有百姓皆可跟隨觀看,一路之上,本王會與大家一起走過去!”ζΘν荳看書

  此話一出,圍觀的百姓不知道誰帶頭喊了一嗓子,其他百姓紛紛跟著一起喊道:“吳王千歲!”

  “吳王千歲!”

  “吳王千歲!”

  並不斷擁擠,都想走上前與這位親民的吳王能說上一句話,要不是兵馬司的人攔著,恐怕早就衝了進來。

  皇陵距離皇城並不遠,也就八九里路而已,最多走上半個時辰就到了。

  朱雄英走在最前面,身後跟著鳳陽官員以及拱衛司的人馬。

  朱雄英體力充沛,走這點路自然不算什麼,這可累壞了平日裡養尊處優的官員,其中還有些看著精壯有力,威風凜凜的年輕武將。

  鳳陽皇陵是埋葬皇家列祖列宗的地方,朱元璋為吳王時就已經開始修建,說是列祖列宗,其實只有朱元璋的父母,兄嫂,姐,侄子共十餘口人。

  整個皇陵修建的十分恢弘肅穆,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圍牆,走到這裡,百姓和官員就要止步了,朱雄英帶著拱衛司人馬和六位屬官以及張度走了進去。

  遠遠望去,看到的卻是數不盡的宮殿和房舍,看這規模,不下千間。

  朱雄英心中感慨道,建這麼多宮殿確實沒什麼用,只能空著,祖宗又住不進去,實在有些勞民傷財了。

  朱雄英走在神道之上,兩側是三十二對石像生,有石人、石獸、望柱、石橋、石碑等,造型生動,精工細刻。

  走過接近三百米的神道,之後是御製皇陵碑,上面記載了朱元璋一生的奮鬥史,從一個孤苦伶仃的放牛娃最後成為開創大明基業的開國之君。

  望著恢弘的皇陵碑,朱雄英明白老爺子的一片苦心,這是告誡後世子孫,當牢記創業之艱難,守業之艱辛。

  皇陵碑對面是一塊規模相同的無字碑,上面沒有任何字跡,朱雄英猜測,老爺子的意思大概是,皇恩浩蕩,難以言表。

  直到最後才走到最終的目的地:墳冢!

  這座長大概六十米的高臺就是朱家列祖列宗的墳冢。

  墳冢修建的極為,上面刻著麒麟,石虎,石羊等象徵孝道,吉祥的石刻。

  接下來就是一套極為繁瑣的祭祀儀式。

  上香,讀祭文,奉茶,奉飯羹,獻帛,獻酒,焚祝文、辭神叩拜,擊鼓,鳴鑼,絃樂等……

  (內容省略,不然大家又說水文了!)

  一套流程走完,已經到了中午,整個過程,朱雄英不是站著就是跪著,幸虧有墊子,不然膝蓋都得磨破一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