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琉璃 作品

104. 第104章 和親 “你看,本王……

    “哀家素來喜歡清淨,還是住北宮蓬萊殿吧。這裡降真香太濃,燻得哀家頭暈。”

    說罷,太后看向趙嫣,目露慈和,“當年你們既是將長風這丫頭給了哀家,哀家就要對她負責到底。長風,跟哀家走。”

    皇帝腮幫緊了緊,沒有阻攔。

    趙嫣道了聲“是”,向前同魏皇后一左一右託著太后的手肘,朝外間走去。

    朝臣陸續重回大殿,見到太后娘娘歸來,無不震驚。

    這名鐵血一生的老婦雖與帝王生了嫌隙,避京數年,然餘威猶在。

    “前年大玄內外動亂,危在旦夕,你們逼問長風公主假扮太子受何人指使,現在這人就在你們眼前。”

    太后環視群臣,中氣十足道,“是功是過,任諸卿評論。”

    人聲俱滅,朝臣宮侍無不撩袍跪拜,讓出道來。

    幾個時辰前,趙嫣與聞人藺受百夫所指,迎著眾臣或鄙夷憤怒的目光入朝受審;而現在,她與太后娘娘受眾臣跪拜,昂首挺胸地走過這一片折腰斂目的寂然。

    出了殿,雪上陽光鋪灑,一片耀目的金白。

    父皇對趙衍的態度湧在嘴邊,卻在見到母后蒼白疲倦的面容又生生止住。

    趙嫣嚥了咽嗓子,心道:好歹過了上元節,再將一切告知她。

    過了集英門,道旁的霍蓁蓁和趙媗立即迎了上來。

    兩人先朝太后和皇后行了禮,霍蓁蓁率先開口:“趙嫣,結果如何?若是輸了,我可看不起你!”

    趙嫣淺淺笑了笑,眨眼道:“皇祖母來了,焉有輸的道理?”

    霍蓁蓁既鬆了口氣,又不願顯得自己多擔心趙嫣似的,索性一頭撲進太后的懷中,“嗚”了聲道:“皇外祖母,都多少年沒見著您了!”

    “是啊,蓁蓁都長成大姑娘了。”

    太后用持著佛珠的手輕輕撫了撫霍蓁蓁的臉,又轉頭看向趙嫣,故作嚴肅道,“你也過來。”

    趙嫣心間一軟,暖意橫流,亦向前擁住了這位闊別一年多之久的老婦人。

    眼前祖孫和樂,柳白微攙扶著吊著繃帶的裴颯出來,不禁微微一笑。魏皇后立於一旁,端莊冷靜,只在人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抬指按了按微紅的眼尾。

    “你這孩子,膽兒未免太大了些!若哀家沒有及時趕回來,你還要如何和朝臣鬥?”

    “孫女不孝,驚擾了皇祖母清修。”

    “就是就是,皇外祖母可要好好教訓她!”

    霍蓁蓁在一旁煽風點火。

    趙嫣看了眼她發紅的鼻尖,毫不留情地戳穿她:“郡主和我抬槓前,還是先把眼淚擦擦吧,鼻子都哭紅了。”

    “啊,有眼淚嗎?”

    霍蓁蓁使勁兒揉了揉眼睛,而後反應過來,跺跺腳道,“誰哭了?我才不會為你掉眼淚呢。”

    惱羞成怒的樣子,彷彿又回到了當年小孩兒拌嘴的時候。

    “你在朝中的英姿,潁川郡王孫和裴世子都複述給我聽了。那些話,我一輩子也說不出來……”

    霍蓁蓁背對著趙嫣,半晌彆扭道,“討厭鬼,我們要不要握手言和?”

    趙嫣彎眸反問:“我們有不和過嗎,撒嬌精?”

    “你……”

    霍蓁蓁叉腰瞪眼,半晌,沒忍住噗嗤笑出聲來。

    難得的安寧時刻,一行人沿著不見盡頭的宮道,散步朝北宮行去。

    霍蓁蓁拉著趙媗,嘀嘀咕咕地走遠了。

    太后這才看著趙嫣的眼睛,問道:“你在華陽偏僻之地呆了七年,可哀家從未盡過監管之責,還默許皇后帶你回宮,將你推上風尖浪口,你怨不怨哀家呀?”

    此言像是打開一道閘門,回憶流瀉,歷歷在目。

    趙嫣向來不安分,聽經聽不了兩刻鐘就要瞌睡走神,吃不慣素齋就時常去膳房打牙祭,甚至還爬牆偷溜出去玩,每每此時太后只是閉目誦經,對她不聞不問。

    趙嫣搖首道:“兒時也曾覺得,皇祖母許是不喜我。現在方知,您不問俗事,反而是在給我最大的自由。”

    “你果真長大了。”

    太后繃著的臉柔緩下來,蒼老的眼眸流露欣慰,“假扮太子之事,的確委屈了你。但和親之事涉及國運,哀家不會過問插手,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嗎?”

    “明白。”趙嫣點了點頭,灑脫一笑。

    老人家一向公私分明,不會委屈她,也不會過分偏袒,只能幫到這一步了。

    剩下的路,她得自己走。

    想了想,趙嫣還是問出了口:“皇祖母,父皇說讓我和親,是為了償八年前的債,此話何意?”

    “黃昏風寒,妾命人傳鳳輦送母后回宮。”魏皇后打斷了趙嫣的話。

    “你緊張什麼,難道還能瞞她一輩子?”太后正色道。

    趙嫣見狀,忙看向魏皇后:“母后,當年到底有何隱情。”

    “她呀,就是放不下這架子,刀子嘴豆腐心。”

    太后接過話茬,問趙嫣,“你還記得,當年你父皇質問你為何要打北燕王子,你如何回答的嗎?”

    “我說是北燕王子非要與我比賽捶丸,不小心失手,傷到了他。”

    趙嫣回想了一番,不解道,“可是我的回答,有何不妥。”

    太后緩緩搖首,銀絲雪髻上素釵搖晃:“就是因為你回答得太好了,孩子。你打小夠機靈,有膽量,是和親的極佳胚子,要送去敵國的公主,當然不能太愚笨。”

    趙嫣怔然:“可那時我才九歲。”

    “北烏人成婚較早,女子通常十二三歲就嫁人,何況當時只是議親。那個北烏王子品性惡劣,尤愛豢養未長成的豆蔻少女,你若與他定了姻親,教養三四年再嫁去北烏,豈有活路?”

    趙嫣想起當年北烏王子上下打量她時那黏膩的眼神,心中沒有來一陣惡寒。

    太后長嘆一聲,柺杖隨著步伐篤篤叩在宮道的青磚上,“四丫頭耳有殘疾,性格綿軟,不適合出入虎狼之地。老三早早就出了家,一開始就不在你父皇的選擇之內,只剩下個老二,被人一攛掇,還以為和親是什麼至高無上的榮耀,一門心思要名垂青史,勸都勸不住。她那時才十七歲,花一般嬌嫩的年紀,卻被北烏王子嫌棄‘年紀太大’,不情不願地帶去北烏,不到半年就含辱而死……”

    趙嫣站在原地,任由寒風裹挾著回憶撲面而來。

    “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