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君 作品

第478章 原發性癲癇

    三個病人都被鄒醫生剃了個光頭,一個躺在手術床上,另外兩個坐在一邊等候,呆呆的。

    劉牧樵根據核磁共振片的地位,在病人頭上用紫藥水做了個記號,鄒醫生等會就在這裡做鑽孔。

    這幾個病人,都只有十二三歲,也許是因為反覆的癲癇發作,影響了智力發育,一個個坐在那裡一點反應都沒有。

    劉牧樵也懶得打麻醉,或者打安定針,也不再顧忌郝教授和鄒醫生說他會催眠術了,拿出馬醉木樹脂,在病人鼻子前晃了晃。

    馬醉木樹脂比較方便,病人也好接受,睡一覺,夢都不做一個,醒過來之後,手術也做完了。

    這次的手術難度比繼發性的難一些,主要是畸形的那皮質,很難確定誘發癲癇的那個“點”。

    也許是一個點,也許是一個片,或者是一個球。

    穿刺針能夠摧毀的範圍有限,一次,搗毀半徑在兩毫米左右,所以,劉牧樵需要認真看核磁共振片。

    第一次做,他也沒有經驗。

    幸虧他的閱片能力達到了宗師級,經過認真分析對比,最後還是基本確定了一個核心部位。

    儘可能少摧毀腦組織。控制在半徑兩毫米範圍內比較理想,即使有錯誤,也不會有太大的功能損害。

    過去做繼發性的癲癇比較好做,損壞的腦組織,很多時候,半徑不到1毫米,這點損傷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這幾個病人得認真對待,損毀小了不起作用,損毀大了可能會影響腦組織功能。

    即便是出現失認、失讀這種小功能損傷,對病人來說,也是不小的傷害。

    有腦部功能喪失,會認為智商有問題,在社會上會被歧視。

    一個成年,拿著鋼筆,叫不出鋼筆的名稱,只能說這是寫字的,別人會怎樣看待他?人家誰知道他是因為腦組織損壞了失認中樞?一定會認為他有智商障礙。

    被罵白痴的概率幾乎是100%。

    失讀就更麻煩。

    一個大男人,不會讀“1、2、3”,會受到多大的歧視,可想而知。

    腦部手術,儘可能不損害這樣的“功能區”,這就是腦部手術最大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