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四十一章 殺戮





牛有田聽的哈哈大笑,而所有庫丁都對老傢伙怒目而視。等牛有田離開,趁留下來的守軍沒注意,幾個庫丁把老傢伙拽到一個角落正要施以拳腳,老傢伙毫不畏懼地小聲罵道:“瓜娃子們曉得個卵子!眼下小命算保住了,可你們望見府衙裡的火頭了沒?府衙沒燒,官賬便在!等大王們想起來,拿來賬本一查,虧空了四成多,你們哪個能活命?家還都得被抄了去!現下把事情擺通透,推到衙里老爺身上,大不了每家攤上點銀子,命還能保得住——說不定大王們聽得開心,也就糊弄過去了噻!”庫丁們這才明白一個道理:姜,還是老的辣!





其實段元濟也並沒有下達燒倉的命令。一則因為張虎的攻勢太快,原本以為南城有固若金湯的南津關作為屏障,基本不需要擔心,沒想到被王彪偷了關並一鼓作氣搶下南門、東西兩側是嘉陵江,張虎在東面的疑兵做得也很敷衍,守軍一心一意防北面就好,然而所有人都不可能想到北牆上會突然冒出來一個寧阿龍!如果那個小垛長一刀把冒失的牛有田砍落城下,很可能戰局便完全不同!





二則是段知府知道下令也沒用,守軍和衙役這時候才不會聽自己的。即便服從命令,糧食也很難燒: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比如足夠的薪柴,再加上有充裕的時間把糧草攤開,哪怕在倉周圍撒上火藥引火,外層燃起來被燒得焦糊的稻穀也會形成一種事實上的保護層,裡面絕大部分糧食還是完好無損——要知道,糧倉的設計理念,首先要考慮的便是防火,以及萬一不幸走了水,要如何最大程度地阻止火勢的蔓延!與其冒險跑過去讓那幫傢伙把自己綁瞭然後遭受張賊的百般凌辱,還不如死得從容些,讓朝廷知道自己的死節。





段知府就義前倒是讓衙役們在府衙裡堆了薪柴,免得屍骸落入賊手受辱,然而剛剛踹翻了凳子,衙役們便邊看著知府老爺掛在樑上蹬腿邊迅速撲滅了火頭,然後齊刷刷恭恭敬敬地跪在衙門大堂門口迎張虎,身後是懸在半空晃盪的段元濟。好吧,段知府也許並不是吊死,而是被這幫傢伙氣死在先,誰知道呢。





堂堂府城,半日而陷,張虎的聲威一時無兩。





整個保寧府的物資、丁口,幾乎全被段元濟集中到府城閬中。張虎在劍州本已繳獲了海量的軍糧,看著保寧府官倉裡堆積如山的糧草,張虎固然搓著手笑得見牙不見眼,最開心的還是方戈和他那幫利州衛的兄弟:自從入了營,壓根兒就不記得吃過幾頓飽飯,尤其是近兩年,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餓肚皮,這次的收穫簡直太大了,打著滾吃也吃不盡這許多白花花香噴噴的大米啊!





武庫和銀庫也讓張虎大開了眼界。保寧府扼守川陝交界,武庫裡本有很多寶貴的武備,然而承平日久,府官換了一任又一任,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糧倉和銀庫,沒人動武庫的念頭,所以絕大多數裝備已鏽蝕得不成樣子。拿鎖甲來說,粗略估一下足有一千多領,但鏽成了一坨一坨的。段元濟和那些掛了武官頭銜的世襲地主們以為是廢品,守軍們便只好穿著被耗子啃過的破爛不堪的皮甲或被蛀得千瘡百孔的布面甲應戰,然後被一刀戳一個窟窿。





貨賣識家。這些鎖甲在張虎眼裡可都是寶貝!淋過油靜置了一日,讓人搬到城牆上向下摔,鏽鐵疙瘩便全部散開了。挑出完整的,塞進木桶裡,再裝上半桶江邊的河沙,叫百姓們在城裡街上推著走!半日下來,細沙把外面的鐵鏽打磨殆盡,拎出來便是亮晶晶簇新簇新的好甲!剩下的,把完好的部分取下再連到一起,八百多領好甲到手!





城中的慘象不用說了,利州衛的兵卒多是搶劫強姦,而張虎這幫陝北邊軍們則沒有任何香火情的顧忌,遇到百姓的反抗往往是兜頭一刀。然而,禍害最大的,卻是那些從陝省被一路裹挾而來的炮灰們,不久前還是與眼前這些城中居民一般無二的待宰羔羊,經歷了九死一生,很多人在瘋狂地報復,向比自己更弱小者變本加厲地瘋狂施暴,彷彿只有如此,才能補償他們自己曾經遭受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