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北you 作品

第047章 天雷震盪

夏桀二十年(公元前1611年)春正月,因為是夏桀登基為夏後二十年,是個大慶之日,所以夏邑準備舉行最盛大的郊祭儀式,祭祀皇天上帝和天地百神。

  夏人的上帝是誰呢?就是軒轅黃帝。

  “黃帝”在古書裡本來寫作“皇帝”,寫作“皇帝”是正宗,寫作“黃帝”是假借,古代“皇”、“黃”是音同的通假字。因為到了戰國時代五行學說大興,用五方色配五方帝,皇帝居中央,屬土,土色黃,才寫作“黃帝”,就這麼確定下來。就象“炎帝”被寫作“赤帝”一樣。

  “皇帝”的意思,和秦代以後人間君主的“皇帝”不同,是“皇皇上帝”或“皇天上帝”的簡稱,“皇”是對上帝的讚美詞,類似今天說的“偉光正”,所以“皇帝”的意思和“上帝”相同;“皇”又有“大”意,所以上帝又稱“大帝”、“泰帝”,“軒轅”是名。

  當年黃帝的妻子生了個兒子叫駱明,駱明在下界被封在崇國,他娶妻生子,生下來一匹有角的白馬,這匹白馬就是大禹的老爸伯鯀。

  伯鯀繼承了崇伯之位,稱為“崇伯鯀”,娶了有莘氏的女兒叫女僖(一作女志),生了大禹。大禹最初也是繼承了崇伯之位,所以稱為“崇禹”。

  大禹治水完畢之後,又進行回訪,巡視路過塗山的時候,在那裡的臺桑(也是桑林)參加“觀社”,遇到塗山氏的女兒女嬌,在桑林裡一試,感覺非常不錯,後來就娶了她和另外三個姐妹(一妻三媵),她們四人死後,夏人祭祀的時候都給追授了日名,所謂辛、壬、癸、甲,即妣辛、妣壬、妣癸、妣甲,夏人祭祀時稱之為“四母”或“四妣”。後世人誤會,以為辛、壬、癸、甲是日期,所以後來結婚都選擇帶有這四個天干的日子,那是搞錯了。

  其中元妃妣辛女嬌生下了啟。詩人屈原對大禹這種娶媳婦的形式很不滿,尤其是不滿他也到桑林參加觀社這事兒,所以就在《天問》裡責問說: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方。

  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臺桑?

  閔(婚)妃(配)匹合,厥身是繼。

  胡維嗜不同味,而快鼂飽?”

  意思是大禹的能力終於完成治水的功業,去巡行“下土方”,也就是虞夏之國,在哪裡得到個塗山女子,而在臺桑裡和她私通?人通過婚配來結合,是為後繼有人,為什麼大家不是同類人,為了圖一時的痛快?

  可以前說過,到桑林裡觀社、屍女是一種風俗習慣,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參加,就連聖人大禹也不能免俗的,屈原這種責問是沒有歷史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