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星辰a 作品

第七百六十四章 鑄劍師

  摩恩女士依然保持著優雅的笑容,用溫潤而包含磁性的語音繼續輸出著讓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坐立不安的內容。

  “好吧,教授,若您說是悲觀,這也算是一種悲觀吧。我或許是對人性悲觀,而對人性統合起來所組成的那個國家意志,更加悲觀。”

  老闆和老顧客面面相覷,相顧無言。他們只是普通的市民,確實是聽不太懂,卻依舊是陷入了極大的震撼。

  全場一個主持人和四位嘉賓都啞口無言。他們倒不是覺得摩恩女士說得有什麼問題,至少並沒有馬上發現問題,而是震驚對方居然會說得如此露骨。

  不過,作為一個擅長辯論的媒體型官員,萊婭·摩恩女士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轉向了攝像頭,彷彿是對著電視機前的大眾演講:

  “我相信,三十年前那些最有政治智慧的先輩們,也是這樣務實的悲觀主義者。銀河本土的各種爭端存在著太多複雜的歷史問題,千頭萬緒多入亂麻,已經很難拿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公論了。可是,在宛若白紙一樣乾淨的新大陸,我們至少從頭開始,建立起一個更文明的方式。或許也能成為銀河本土的示範。”

  這就是《新大陸軍備條約、《新大陸公用航道條約》、《新大陸土著文明保護約法》以及最重要的《新大陸開發條約》了。

  前面幾條姑且不提,只說這最後一條的《新大陸開發條約》。條約規定,在新大陸,只有在本國可居住星球,或者有三十萬人口以上空間站存在的星系,以及周邊四次躍遷範圍的星系,才會被認定為國土,其餘星系便都是所謂的“公海”了。

  同樣的,也並不是發現一個宜居星球,在上面插上一面旗幟就能將其化為國土的。必須要求進行相當程度的開發,保證有十萬以上的定居人民才可以。

  這個條約的存在,客觀上確實是保證了所有國家和文明都擁有對新大陸的探索權。說得更明確一點,只要聯盟願意交過路費,他們的科考船也一樣能通過帝國的榮耀之門,在榮耀總督區周邊進行探索。

  有了它,在本土的那種對所有的航道和星系埋上一個無人空間站就能跑馬圈地的時代,徹底不復返了。

  無論這個條約是否存在隱患,至少從成立至今,一直都被視為銀河文明議會成立之後做的最有建設性的工作了。

  當然,電視機前的齊先生倒是知道,這個條約其實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功於第七次銀河戰爭,帝國和聯盟都受到了相當地創傷。兩大霸主對麾下附庸國的控制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再加上共同體這個獨立之後瞬間膨脹成“第三大軍事強國”的人類國家在其中上下串聯,客觀上也確實列國有了短暫的團結,迫使兩大霸主做出了讓步。

  ……嗯,怪不得兩大國都想要給地球人使袢子了。明明都是人類國家嘛。

  隨後的節目時間裡,摩恩女士也對其餘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她當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凡是能上這種節目的人,誰又沒有自己的觀點呢。於是乎,其餘的嘉賓也紛紛下場,場面頓時有了點舌戰群儒的味道。

  當然,這也是這種節目最好看的時候了。

  這不,咖啡廳裡的客人們雖然都在看戲,但感覺卻都還是挺不錯的。

  大約是這種嚴肅政論節目給人的氛圍就是高大上的,並不是誰的聲音大誰能槓誰能不要臉就能贏的,去的嘉賓個個有頭有臉,也確實丟不起這個人。

  可是,要論起繞邏輯耍嘴皮子,誰又玩得過外交界人士呢?雖然是大家一起上了,可是在明顯精通辯論的萊婭·摩恩女士面前依舊是節節敗退。

  電視機前的齊先生倒是聽得明白。他當然聽得出,這位女士有偷換概念和玩弄滑坡謬誤的嫌疑,但道理其實說得還是蠻通透的。

  歸納起來就是,如果大軍浩浩蕩蕩進入新大陸,新發現的星球和航道可就不是探險者了而是軍方了。那到底算是誰家的?如何保證驕橫的軍人會遵守條約?大軍開拔,為了維持後勤必須要建造一系列的設施,有二十萬後勤和預備人員的要塞算不算居民,在一顆宜居星球上投上五十萬部隊算不算居民?

  如果不遵守條約,各國艦隊為了搶奪新的航道和星球打起來如何解決?一旦打起來了,又如何讓他們收場?

  新大陸可不是銀河本土,沒有源質波通訊,正經的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