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三月 作品

第287章:魂奴易主,帝孫秦通

 接著。

 韓易看了一眼魂奴空間頂部四座魂鍾,結了個手印,這個手印,便是之前夏泉在外界時,結下的手印。

 九滅魂印。

 剎那間。

 一股冥冥中的波動,從韓易神魂,擴散向懸浮高空中的四座魂鍾。

 接著。

 韓易再不停留,心念一動,已是消散在此方魂奴空間。

 說起來,這一戰,有驚無險,兇而不險,時間上,半炷香都不到,但這一方魂奴空間,和空間頂部,那四座魂鍾,已是換了主人。

 外界。

 俯衝而下的韓易,無神的雙眸,驟然閃爍明亮光芒,接著,他身形一頓,並未再朝著酆無生而去,而是直奔夏泉。

 而夏泉的身軀,卻再無反應,依舊往下跌落。

 另一側。

 三位魂奴中的兩位,驟然收到了讓他們無法反抗的命令,放下攻擊,退開到一側。

 而第三位,也即酆無生,則是收到命令,燃燒神魂,以自爆形式,襲殺卓陽羲。

 讓他們三人震驚的是,命令的發起方,竟然是剛衝到他們附近,卻又拐向夏泉的那一位陌生修士。

 但一成魂奴,魂印落於魂奴空間,他們的生死,已是不受控制,九滅魂印對魂奴的掌控,比當初玄丹死劫時,酆無生用其他門內金丹修士抵擋袁舜攻擊,更具有約束力。

 他們,反抗不得。

 剎那間,兩位金丹巔峰退開,而酆無生,則是爆喝一聲,神魂燃燒,肉身燃燒,甚至,就連身上的諸多法寶,都轟然引曝。

 轟隆隆!!

 自爆發生之時。

 韓易已是轉變方向,閃遁到夏泉身邊,接著,一手按在夏泉頭頂,在夏泉失去神魂的識海中,已經易主的魂奴空間,瞬間便轉移到韓易識海中。

 在他識海中,歸位的神魂,居於識海中央,而在識海上方,一個純白色的氣泡,懸浮於此。

 這個氣泡,並不大,其大小和位置,和原本從九層虛獄中得到的黑色珠子大差不差。

 只不過一個純黑,一個純白。

 透過白色的氣泡薄膜,彷彿看到這個氣泡,自成一個空間,空間中,四座魂鍾,懸浮空間上部,其中一座魂鍾,震盪不休,處於碎裂邊緣。

 這便是九滅魂印修煉到一定程度,所衍生而出的魂奴空間。

 外界。

 韓易輕輕揮手,便將夏泉斬殺,其乾坤戒和身上的法寶,自然歸自己所有。

 讓韓易驚喜的是,夏泉的主戰法寶,竟然是一件真正的靈寶。

 不過,他並未細看,便將之收入乾坤戒先。

 接著。

 便看向燃燒身魂,以命搏命,打算同歸於盡的酆無生。

 剛才,命令自然是他下的,魂奴空間易主,他現在是四位魂奴的主人,其中一位,並沒有帶入洞天。

 這裡面三位魂奴,除了酆無生之外,其他兩位,自己不捨得捨棄,畢竟,魂奴可是絕對忠於魂主。

 簡單說,以後自己就有三位金丹巔峰,最忠誠,絕不背叛的魂奴,除非,自己的魂奴空間,也被別人奪取。

 這可是金丹巔峰,可不是大白菜,別看在天柱司玄天內,金丹如狗遍地走,在外界,這可都是能立下千年大宗的強大真人。

 至於酆無生,韓易自然不會讓他活下來,這是原則問題。

 在他前方數百米,爆炸連起,肉身,神魂,法寶,靈符,在魂奴印記驅使下,酆無生壓上了一切,而即使在死亡將近,他也並無畏懼,更沒有對魂主的懷疑,而是覺得一切理所當然,魂主之令,便是他的一切,這便九滅魂印的恐怖之處。

 轟隆隆。

 面對酆無生壓上一切的自殺攻擊,卓陽羲臉色大變,但破限至元嬰的他,並無畏懼,而是重重一哼,九柄匕首,將無數襲殺,都擋了下來。

 狂暴的靈能,肆虐之時,有一道劍光,輕輕躍出,映落卓陽羲的眼眸,他瞳孔狂縮,這劍光,他再熟悉不過,前不久,他便在這劍光之下,折損了三位同行修士,更用了一枚府內的竹符,才得以脫身。

 那竹符,可是九府之主,化神期大能製作而成,就連廷尉府,都只有三枚,

 而如今,竟又重臨剛才境況,讓他心頭,又驚又怒,但自己已服下天元破限丹,再無退路,如今,也只有孤注一擲,搏出一條路了。

 想到這裡,他爆喝一聲,身前的九柄匕首,瞬間相合,組成一塊金色盾牌,盾牌不大,如同鏡子般大小,朝著穿梭而至的青黑劍光迎去。

 噗!

 劍光一斬,金鏡從中裂開,散為九柄匕首,跌落而下,但金鏡後方,劍器懸浮,明顯已是一擊而力盡。

 匕首後方,卓陽羲臉色一鬆,雖然失去了這一套匕首,但總歸是擋下來。

 接下來。

 自己離開,再無阻擋,至於這些人,自己記下了,有朝一日,必定再在洞天之外,討教回來。

 特別是……

 卓陽羲看向韓易,卻見韓易臉色平靜,彷彿在看一位死人。

 死人?

 卓陽羲陡然大驚,但已是來不及,在停頓的青黑劍器之後,一抹古銅色,陡然浮現,再又一閃,已是到了眼前。

 春秋劍。

 噗嗤!

 這一次,再無阻攔,春秋劍輕輕一斬,便見屍首分離,緊接著金光從屍體手臂浮現,屍首消失不見。

 而韓易,則是收回視線,落在手臂上。

 只見手臂玉牌上的積分,已是從原本的48,變成了85,這其中的37分,自然是得之夏泉,

 而就在他看向玉牌的下一息,積分又有變化,從85,變成了106,這21分,自然是這延蔚府的少府主,卓陽羲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