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九十九章 罵人不揭短

 張周指了指自己的腳下。 

 “這裡?”張鶴齡咋舌,“你不會想讓我把陽和口給挖了吧?” 

 “沒有,我的意思是說,這大同地界遍地是礦,但就是在開礦方面,會遇到一些小麻煩。哎呀,如果等我幫你找到礦,你能找到人吧?還有把礦開起來,分紅,還有給陛下的稅,給軍隊繳納的稅……” 

 “行,行,要多少你說話,礦給我開起來就行。” 

 張鶴齡一聽,這簡直是一本萬利啊。 

 就算你跟我徵稅,那我也是空手套白狼,找人去開礦能花幾個銀子? 

 “好,那壽寧侯你暫時不用跟保國公回宣府,就留在大同,幫我一起開礦,可好?”張周問道。 

 “瞧張先生您說的,咱誰跟誰?說是出來當差的,但咱其實就是在西北發財的,誰讓咱手上有皇恩浩蕩呢?去哪開?”張鶴齡一臉興奮。 

 本來說是回宣府搞點欺行霸市的手段發財, 

 但聽說能開礦發財,他當然更熱衷。 

 “回去接著喝酒去,回頭我自會跟你說清楚。”張周笑盈盈,沒有對張鶴齡做過多的解釋。 

 …… 

 …… 

 張週迴到居所,隨後也把唐寅叫來。 

 唐寅暫時要留在他身邊,幫他一起開礦,同時張周也告知了唐寅,有關讓張鶴齡出來當開礦幌子的事。 

 “把礦開起來,他若是不繳納稅賦該如何?還有,此等外戚勳臣乃大明蛀蟲,只怕會招惹諸多的事情,張制臺這麼做……讓人看不懂。” 

 唐寅大概明白,張周不想衝在開礦第一線,總需要有人出來當擋箭牌,張鶴齡是很合適。 

 但唐寅卻又覺得,用張家兄弟,肯定是弊大於利。 

 張周笑道:“伯虎你可知曉何為欺軟怕硬?” 

 “誰?”唐寅問了一句。 

 “本地的官府,還有本地的士紳、百姓,你以為這是西山那般天子腳下的地方?說開礦,一句話就能把礦開起來?你知道大同周邊士紳所開的煤礦有多少?” 

 張周就是提醒唐寅,大同已遠離京師。 

 要是不用張鶴齡這種不講理的人在前面當幌子,你隨便開個礦,地方士紳和百姓肯定會去鬧事,而且會搞出什麼“與民爭利”的事情,御史言官會天天懟著參劾。 

 尤其當你的煤礦比別人產量大,讓人眼紅的時候,更會如此。 

 張周道:“我開鐵礦,選的是關隘之外的地方,那地方從來沒人開過鐵礦。但若說在大同開煤礦,就等於是在虎口搶食……” 

 “百姓之口,怎能是虎口?”唐寅自然還是站在儒者那種兼愛百姓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張周笑道:“我說的不是百姓,大明的百姓以耕作為生,是不會在意官府是否開礦的,但就怕地方士紳權貴打著百姓的名義來鬧事。他們打不得罵不得,又是所謂地方安穩的中流砥柱,才是真正無形的“虎”。” 

 “這……” 

 唐寅突然感覺自己又被上了一課。 

 張周笑道:“以我這般文官出身之人,在跟地方士紳對立這件事上,還是要有所顧慮的,但壽寧侯他就不怕。當然我也不會讓他鬧出什麼大事……” 

 “至於伯虎你說的,怕他盈利之後獨專之事,你更不用擔心,賺了銀子我分他一些便可,你當我真是讓他來主持開礦之事的?他是能長久留在大同?還是說離開我,他能找到煤礦在何處?如何採煤有效率,如何能保證煤礦的長久運營……呵呵,這些哪些是他能獨自完成的?” 

 唐寅驚訝道:“那他豈不是……張制臺的棋子?” 

 張周道:“我不拿他當棋子,難道讓他拿捏我們?以前他倒是有此本事,但現在,也要看看局勢如何。” 

 “對,對。” 

 唐寅馬上也就明白了。 

 以前張鶴齡得到皇帝的庇護,那是朝中惹不起的存在,但現在真正惹不起的人,是他張周才是,連張家兄弟都要靠邊站。 

 “髒活累活他來幹,我只負責籌劃,盈利我佔大頭,有惡名他來擔,我替朝廷經營西北,何錯之有呢?” 

 張周攤攤手。 

 大概的意思,我才是大明的忠臣,主導一切也不是為私利,就問你唐某人,我是不是很偉大? 

 唐寅琢磨了一下。 

 開礦也的確是空手套白狼,但問題是……你也得能找到礦,不然光是尋礦和開礦就是很大的人力成本,這也是歷朝歷代都想以礦山維持朝廷財政,但沒法維繫的原因。 

 一來是容易被權貴把持,朝廷連零頭都分不到,再就是涉及到礦山成色和開採效率的問題。 

 現在這一切正在被張周逐步解決。 

 …… 

 …… 

 延綏。 

 有關威寧海一戰的戰報,傳到延綏也有幾日。 

 從消息傳來的一天,平江伯陳銳便日日酗酒,一邊喝著他的熱酒一邊自怨自艾,還想著要出兵草原跟達延汗好好決戰一場,卻是這天秦紘把他叫過去,告知他達延汗所部已經撤出河套的消息。 

 “……襖兒都司周圍,派出諸多騎兵探查,已無韃靼活動跡象,看來也是靠威寧海一戰的餘威。” 

 秦紘對此倒是很高興的。 

 要說經營西北,張周自認為已經很牛逼了,但秦紘卻覺得自己更牛逼。 

 就你張秉寬會玩經營的一套?我老秦讓你知道什麼才叫經營行家,我造起城塞來,那絕對是連著造個幾百上千裡,我要開起屯田來,那絕對是千里沃野,不信咱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