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八十八章 學術奔赴南京城

 
劉健瞄了二人一眼道:“瞅你們這樣子,好像篤定那災異會來?”

 
“不會嗎?”謝遷笑著反問道。

 
連劉健這下也沒底氣了。

 
如果全都在等一場災禍,那場災禍還是張周預言出來的,皇帝都那麼篤信,那就算這場災禍沒來,也好似所有人都覺得非來不可。

 
……

 
……

 
在內閣三人中,其實神色相對輕鬆的是李東陽。

 
正是朝堂大臣要做大幅度更替的時候,雖然之前皇帝沒吩咐讓內閣擬報入閣大臣人選,但因為有張周在,又正值傳統文臣跟張周鬥得不可開交,劉健特地讓李東陽回去研究一下,把可能入閣的人選,做一下溝通,然後做一下儲備。

 
這次謝遷沒有參與到二人的對話議事。

 
“王華、梁儲,本來若是介夫在的話,他是最好的人選,在這之外,王鏊、焦芳……哦,還有如今身在南京的程敏政……”

 
李東陽在翰林體系之下全都是“自己人”,誰都跟他認識,交情如何另當別論。

 
提起來這群人,如數家珍一般。

 
劉健道:“換我是陛下,若要以跟張秉寬接近,還要平衡文臣關係的,只能從二人中選。”

 
“哦。”李東陽稍微頓了頓,“王華,王鏊?”

 
“嗯。”

 
劉健點頭。

 
皇帝既要增加一名閣臣,必然是考慮到其跟張周有不錯的關係,為將來張週上位做一些鋪墊。

 
王華是張周得力干將王守仁的父親,而王鏊則是張周的座師,此二人跟張周之間關係都不淺,但也談不上交情有多深……本身二人也都是正統的翰林官出身,朝中聲望不錯。

 
李東陽道:“王濟之的可能性更大,他畢竟早早就認識張秉寬,但為何不會是張秉寬自己入閣呢?”

 
“太早了。”劉健回答很直接,“如此多事之秋,陛下直接讓他入閣,不更招人話柄?陛下雖器重於他,但其實也並未過分任用。”

 
李東陽苦笑道:“那麼多的爵位和官職,還不算過分?”

 
劉健氣息有些濃重。

 
這是一言不合就生氣。

 
李東陽道:“也是,到現在還沒有當尚書,此番朝臣更迭時,張秉寬人在外地,陛下總不會給他留個職位,等他回來接替吧?其實就地在南京給他安排官職,倒也不錯。”

 
劉健道:“你去見見王德輝,跟他談談此事,最近找機會去談,不要聲張。探聽一下他的口風,如果可行的話,趁著此番翰林院京察,幫他考個一等,再升一步。”

 
這是準備以王華作為儲相來培養。

 
這也說明,劉健徹底放棄王鏊了。

 
“嗯。”李東陽對此也表示認同。

 
因為在李東陽心中,也更認可王華,私交也更好,反而是王鏊……在其升為掌院翰林學士之後,關係已經到了一種不遠不近的地步。

 
……

 
……

 
劉健讓李東陽私下去接觸王華,李東陽也不著急。

 
當晚李東陽值夜,第二天一早參加完朝議回府,進了家門正準備好好休息一下,卻見有人在往外搬抬東西。

 
“作何?”

 
李東陽將搬東西的僕人給叫住。

 
僕人道:“是少爺吩咐的。說是要出遠門。”

 
“什麼?”李東陽皺眉。

 
自己兒子又在整什麼么蛾子?

 
李東陽黑著臉道:“將他叫來。”

 
僕人道:“少爺一早就去會見友人了,還沒回來,只是讓人把東西都給準備一下。”

 
“那說過要去哪?”李東陽厲目相向。

 
僕人一臉迴避,心說,你們父子倆的事,可別往我頭上賴啊,我只是個聽命辦事的。

 
僕人道:“說是往南邊走。”

 
“讓他回來馬上來見我……這就派人去將他找回來!不知所謂!”李東陽也是生氣了。

 
……

 
……

 
李東陽特地進到兒子平時讀書的書房,看到裡面擺的東西,心中氣不打一處來。

 
旁邊負責給收拾書房的僕人更是覺得頭疼。

 
“平時都在看些什麼?”

 
李東陽拿起一些紙來,上面寫的是詩詞句子,一看遣詞造句,就知道是他兒子的手筆,因為真就是那種酸掉牙的句子,所謂的空泛無物,說的就是這種詞句。

 
再看旁邊,還擺著各種心學的書籍和手札,各種閱讀感悟等等。

 
“他這是有精神了,卻不用在對的地方。”李東陽評價道。

 
老僕馬上就聽明白了。

 
可能在自己老爺看來,少爺現在病情大為好轉,就應該去專注於一些“造小少爺”的大事,那才是精神頭用對的地方。

 
反而讀書和寫詩句,成了不務正業?

 
過了許久,李兆先才在僕人的陪同下回來,李兆先見到李東陽還很興奮,就好像沒從某種顱內高潮中走出來,他道:“父親,您叫兒有事?”

 
李東陽此時正看著心學的典籍,那是張週刊印的版本。

 
以往李東陽只是有聽說過心學,也知道此學術一年之間在京師所造成的影響力,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

 
他自己坐在那,不知覺便看了許久,就算以他這般自負之人,看完之後也是稍微晃神之後,才重新凝聚心神。

 
李東陽道:“說是你要出門,去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