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風煙大步來 作品

第487章 利益在哪鐵路到哪

韋森公國與自然教會領導人達成共識,未來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雙邊關係,開展豐富的務實合作,互為重要貿易和投資夥伴,實現利益深度交融。

腓特烈和菲森只談生意不談宗教,這兩年“異教徒的黃金也是黃金”被越來越多的人掛在嘴邊。

腓特烈吃了一口鹿肉後說:“我在那邊有政治上的考慮,這邊就只是純粹經濟上的事了。”

菲森邊吃邊說:“薩米聯盟的大酋長不敢和你們異教徒做生意,所以找我們來主導和你們的合作。”

兩人回顧了韋森公國與自然教會的友好交往歷史,對如何深化雙方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和經貿往來等提出了許多設想。

菲森繼續說:“我們冰原林海里有很多好東西,但是路不好走,運不出去。”

“我修鐵路可以,但是要有足夠的利益讓我至少能收回本錢。”

一排人坐在田埂上,田埂這邊是麥田,另一邊種的是伊麗莎白薯,準備下午收。

菲森的午飯頗為簡單,只是魚肉和魚籽燉豌豆,還有一碗蝦米和海藻煮的湯。

“所以這裡的鐵路必須是連接礦產、城市和大型部落聚集區等地方,終點是港口。”

“一般的中小型部落用不著鐵路那麼奢侈,碎石路就夠了,我可以出口一些碎石機,再派人來指導伱們修路。”

菲森想了想,說道:“我看過你寫的文章,你說的那個以鐵路為主幹,道路為支線的路網挺好,在這裡也實用。”

“我們這裡有你需要的鐵、銅、鉛等礦產,有些礦很大,可以把鐵路修過去。”

“你們造船需要木材,我們這裡樹木多,百年以下的樹可以賣給你,所以鐵路最好修過去。”

腓特烈笑了笑,說到底,菲森還是想空手套白狼,讓自己來修鐵路。

商業談判嘛,就是這樣漫天開價。

腓特烈說道:“我可以在這邊開一些木材加工廠,把木材加工好了再運回去,最好是在有港口的地方。”

“港口那裡不只是建木材加工廠,還可以建魚類加工廠,生產罐頭。”

“我對這邊不熟悉,希望你們能提供礦場的位置,好規劃鐵路和港口。”

菲森見他油鹽不進,非得有礦才修鐵路,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先同意下來,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後再解決多和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