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七百一十二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

    同樣給出了一個個答案的,是那些與年輕人一一道別的枉死鬼物。

    是他們與那個年輕人一起,給了書簡湖一個答覆,一個依舊會充滿傷感和遺憾的答案。

    “姓陳的,瘦竹竿似的,以後還怎麼找媳婦,以後離開了這鬼地方,一定要記得頓頓大魚大肉,多吃幾碗飯!真不是老子吹牛,廚藝極好,是出了名的一鍋亂燉能讓佛跳牆,哈哈,可惜你小子沒這口福。”

    “陳平安,悠著點,咱們可別太早重逢了。還有啊,你這個本事稀爛的賬房先生,記得有事沒事,就使勁扇那顧璨幾個耳光解解悶。你攤上顧璨這麼個王八蛋,算你倒了八輩子的黴。以後少管閒事,不值當。”

    “陳先生,我還是覺得世道沒有太美好,可……好像還有一點希望在。那我走了啊,陳先生保重。”

    那些年裡,剛剛不是少年沒幾年的外鄉人,會微笑著與他們揮手作別,會沙啞開口說一句珍重,說不出話的時候,就會伸手握拳輕敲心口,或者是雙手抱拳告別。

    只在那些鬼物消散後,年輕人就都會愈發沉默。

    老人除了認可那個年輕人的自討麻煩和彌補舉措,更欣慰那些帶著各自遺憾、卻有不至於徹底絕望的一場場離別。

    老人收起思緒,笑道:“你們既然還能秉持一點靈光不散,就說明你們還不至於麻木,才會被我拘押在此,不得解脫,此次魂魄徹底消散,我替你們攢些陰德,有過錯抵消過錯,有福報積攢福報。”

    老人如口含天憲,那些陰物如獲大赦,從那英靈,宛如化作一尊尊金身水神。

    在這之前,便有大驪早早鋪設出一條陸路神道,讓這些湖水正神一般的英靈存在,去往寶瓶洲中部那條齊瀆。

    老人又笑道:“天下水裔山鬼皆吾友,是也不是?”

    老人自問自答道:“不是也是!”

    一洲大小山脈、山峰山頭,皆有無數山鬼驀然凝聚身形。

    老人一手托起,“上天垂象。”

    一洲四面八方的沿海各地,總計有二十四座山頭,有一位白衣少年,事先埋藏好了二十四枚竹簡。

    山鬼隊伍,浩浩蕩蕩,如那史無前例的陰兵過境,一同御風去往那二十四座山頭。

    老人最後去往青峽島渡口處,站在那裡,低頭望去。

    那天年輕人疲憊熟睡過去後,阮秀,鍾魁,都曾來此探望躺在地上鼾聲如雷的年輕人。

    其實不止他們兩位就是了。

    老人笑了起來,好一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老人再抬頭,只見這寶瓶洲,是沒有什麼三垣四象大陣,但是卻有這座更加恢弘、更契大道的二十四天時大陣。

    大陣順天時循環綿延,庇護一洲無缺漏。

    一位託缽雲遊的中年面容苦行僧,曾在這一洲之地雲遊四方,年復一年。

    他佛唱一聲。

    雙腳昔年所及之處,大地之上,市井之間,山上水邊,熱鬧處僻靜處,出現了一朵朵蓮花。

    最終一洲山河,寶瓶洲寶瓶洲,恰似那一隻人間某處書案上的清供花瓶,在花瓶之內,開出了一大朵金色蓮花。

    十二艘大如山嶽的劍舟,置身於戰場第一線之後,懸空於老龍城後方。

    有密密麻麻的兵家力士以秘法擂鼓壯聲勢,為劍舟飛劍添加一份玄之又玄的天時。

    飛劍之上,早有那符籙派修士殫精竭慮,不惜神仙錢與靈氣,為每一把飛劍篆刻雲紋秘錄。

    一時間飛劍攢簇密如暴雨,去往海上攻城的妖族大軍之中。

    浩然天下版圖最小的寶瓶洲,卻是大戰至今,唯一一個不但守勢穩固、猶有餘力與那蠻荒天下展開壯闊對攻的一個洲。

    藩王宋集薪既沒有鎮守寶瓶洲中部的那座大驪陪都,甚至沒有將藩邸搬去相對安穩的南嶽山頭,始終身在老龍城,與兩位大驪武官最高品階的巡狩使曹枰和蘇高山,一同作為南方戰場的主心骨之一。只不過兩位大將軍不會身在城內,而是在老龍城之後的大地之上,馬蹄陣陣,嚴陣以待。

    而早已不是那泥瓶巷少年貴公子的大驪“宋睦”,此刻雙拳緊握,兩眼發紅,大戰綿延已經一年之久,藩王沒有絲毫退縮之意,聽聞蠻荒天下曾以數萬劍修與劍氣長城問劍。

    宋集薪站在藩邸高樓頂層,雙手按住欄杆,手背青筋暴露,怒笑道:“來!與我大驪再問劍一場!”

    一位來自觀湖書院的君子,到了老龍城後,臨行之前,與書院山長的先生作揖拜別,他要去往戰場第一線。

    君子手持玉瓷瓶,晶瑩剔透,好似裝滿了震雷與閃電,宛如一座小雷池。

    實則瓶中雷電,皆是一身學問道法細微顯化的一個個聖賢書文字。

    在與先生道別之後,私底下他與一位年輕且同鄉的書院晚輩,笑言一句。

    明年故鄉花開,替我多看幾眼。

    一位與他學問事上有過爭執、甚至措辭激烈的書院儒生,剛好與他同行去往戰場。

    原來讀書人的學問之爭,就真的只是君子之爭。

    是同道中人。

    君子賢人,兩人相視一笑,只在不言中。

    老龍城苻家首席供奉,一位曾在登龍臺附近結茅修行多年的老劍修,與孫家一位樵夫模樣的供奉,結伴而行,各自與兩位家主請辭,一同趕赴戰場最兇險處。

    兩人御風之時,那個也曾讀過聖賢書、卻未能成為書院子弟的孫家供奉,微微笑道: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我心世道千泥萬濘又何妨,那也不是你們這些畜生可以闖門而入的理由。”

    那個老劍修笑道:“文縐縐,酸溜溜,我說不來,我就順著你的說法,來一句粗鄙話,當是遺言好了。要過此路,要入家門,得我先死。”

    一位原本已經安然離開桐葉洲的老修士,一個曾經與外鄉年輕人和姜尚真做過一樁大買賣的老元嬰,聚集了所有門內修士。

    老人的門派,正是位於桐葉洲北部的那個天闕峰青虎宮,而老人正是擅長煉丹的老宮主,陸雍。

    在蠻荒天下的妖族尚未登岸之時,消息靈通且最擅長自保的陸老宮主,就帶著弟子乘坐仙家渡船,早早逃入了寶瓶洲,再晚一旬,可就要吃一個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閉門羹了。

    只是與其餘所有聰明人一樣,即便進入了老龍城地界,也未能入城安穩避難,只能與其餘外鄉修士一樣,好似關押犯人一般,聚集在一處。

    不過命是保住了,日子卻還是不太好過。

    那些大驪王朝的隨軍修士,從不與他們言語半句,要麼殺些不守規矩的蠢貨,要麼就是遠遠冷冷望著他們這些桐葉洲難民。

    不同的隨軍修士,卻有同樣的一種視線。

    沒有什麼憐憫,只有沙場上帶來的天生冷酷,以及一個人看某些不是人的那種譏諷。

    只不過在“牢籠”高處建築,還有那閒情逸致遠觀戰場的話,大驪倒是並不阻攔。

    老人在親眼目睹了老龍城外,那日復一日的慘烈大戰後,就越來越少言語,直到今天,陸雍驀然大怒,鬚髮皆張,“任你烈風地震,獰雷猛雨,怎敢拔我家中階下千年樹?!”

    最後老元嬰慘然一笑,讓那些嫡傳子弟在這異鄉好好活著,好不容易逃到了這裡,就別輕易死了,哪怕再丟人現眼,以後也要好好修行,多煉出些好丹。

    最後老修士望向那些個年紀最小的孩子,

    神色釋然。

    有我一死,笑話你們是苟活之輩喪家犬的寶瓶洲修士,會少很多吧。晚輩們再在寶瓶洲立足,就會容易很多。

    一位大寺僧人,來到老龍城戰場,凌空振錫,漣漪陣陣。

    僧人最後懸空而坐,雙手合十。

    菩薩鉤鎖,百骸齊鳴。

    身如靈塔,發光如火。

    有一位不知名的道門高真,腳踩一艘寶舟御風來此,神色閒適,如來此雲遊賞景一般。

    老道人施展了一門撒豆成兵的神通,符紙之多,如老百姓隨手撒那紙錢。

    雲海上矗立有百餘尊身高數丈的符籙傀儡。

    在老龍城和南嶽之間的廣袤地帶,一望無垠,大地出奇的平整。

    有兩支大驪鐵騎,大致上一線排開,在此駐紮。

    如一線潮水,靜止不動。

    靜候敵人。

    一位尚未披掛甲冑的武將,騎馬巡視戰線,也有佩刀提槍,不然不習慣。

    這個位高權重的大驪巡狩使,突然停馬,一人一騎,面朝南方。

    我大驪鐵騎,馬蹄從北往南,打穿一洲!

    馬蹄所及,殺人的本事,到底如何,別說一洲,整個天下都已知曉!

    如今馬蹄所立處,更要殺妖無數!

    大將軍蘇高山,輕提鐵槍,指向南方,“敢來此地,給老子全部碾為齏粉!”

    ————

    大驪皇帝宋和,依舊留在北方京城。

    退朝之後,讓那些蟒服宦官暫時退遠,獨自走在一堵高大的紅牆牆根下。

    在國師授意下,他這皇帝頒佈下了一道道內容相同的聖旨,接到聖旨的人,皆是一洲藩屬君主。

    大驪若輸了這場大戰,一洲山河覆滅,人人無家國可言。

    可若是大驪贏下此戰,一洲所有藩屬,戰死之人,比例最高的三十國,皆可復國,就此脫離大驪宋氏版圖,哪怕只剩下最後一個人,大驪王朝都會主動幫忙其復國,至多百年,定然成為未來寶瓶強國之列,並且與大驪成為世代盟國。

    大驪皇帝親自與一瀆五嶽發誓,有違此約,人神共憤,大驪宋氏國祚就此斷絕。

    在聖旨頒下之前,有一場既是君臣、又是先生學生的問答。

    崔瀺問宋和。

    國師問皇帝。

    先生問學生。

    “陛下,一旦如此,大驪將來說不定連十大王朝的位置,都要保不住。”

    “可一旦如此,你宋和,身為大驪宋氏子孫,一定會成為千年萬年的青史明君。”

    “如何取捨,在你宋和。”

    宋和當時笑道:“國師未免太小覷學生的氣度了。浩然天下來來去去那麼多的十大王朝,有幾個皇帝君主,當得起青史留名千萬年這個大說法?”

    “宋和要讓宋氏後世子孫,祭祖之時,一個個面對祖宗掛像,在我掛像下,駐足最久,神往最多!”

    那頭繡虎聽到答案後,微笑點頭。

    宋和有個問題,忍不住開口,“朕只有一問。”

    “朕若是不答應,沒有讓國師遂了心願?”

    崔瀺當時笑言,“陛下心知肚明。”

    大驪皇帝大笑道:“好一個繡虎。”

    最後皇帝看了眼這位僭越太多太多的國師。

    崔瀺點點頭。

    皇帝面有悲苦之色,繡虎在側,難免讓他這個當皇帝的,有那掣肘之感。

    可若是大驪真的失去了這位算無遺策的繡虎,他宋和又豈能不心慌幾分?

    崔瀺最後緩緩說道:“我與齊靜春,為你們大驪王朝,留下了那麼多與別處不太一樣的讀書種子,哪怕大驪版圖少了一半,以後一樣是大有機會重新崛起的。只可惜你在世時,就未必親眼瞧得見了。只說在這件事上,你與先帝,是差不多的下場。確實是有一份大遺憾的。由此可見,攤上我這麼個國師,是大驪幸事,卻未必是你們兩位皇帝的幸事。”

    “小不幸而已,大驪與宋和,皆已萬幸,能在先生輔佐之下,有此際遇,有此壯舉。”

    皇帝向老人作了一揖,輕聲道:“那麼學生就此拜別先生。”

    宋和此刻重重吐出一口濁氣,伸手重拍牆壁一下,然後死死撐住牆壁,沉聲道:“共挽天傾!”

    一位蟒服宦官突然快步上前,然後悄然停步,小聲說道:“陛下,北邊來人了。”

    宋和神采飛揚,快步走到兩堵牆壁之間地帶,仰頭望去,雖然註定看不見,那些人不會這麼早來到大驪京城上空,但是宋和就是忍不住看這一眼。

    如今東寶瓶洲與北俱蘆洲,在那通天大手筆之下,儼然一洲版圖!

    火龍真人,和李柳與淥水坑那位飛昇境的臃腫婦人,如今依舊負責看守這條海上道路。

    雙方一左一右,護著勾連兩洲的“橋樑”。

    一大撥北俱蘆洲劍修,則沿著那條道路,御劍南下寶瓶洲。

    北地第一劍仙白裳,太徽劍宗掌律祖師黃童,浮萍劍湖酈採……

    在劍修之外,還有火龍真人的兩位高徒,指玄一脈袁靈殿,還有白雲一脈。

    大源王朝崇玄署一撥道門真人,披麻宗宗主竺泉,還有骸骨灘鬼蜮谷內的那位白骨劍修,女子英靈蒲禳。

    京觀城高承曾經打開天地禁制,讓蒲禳祭劍。

    如今高承已經離開鬼蜮谷,披麻宗修士無事可做,而身死道消於此地古戰場的蒲禳,則選擇去往另外一處戰場,就當是與那位一直放不下的心上人,無聲道別了。既然自己註定無法與他成為一對神仙眷侶,又何苦拖累他成不得一位人間佛?喜歡一人,不該如此。

    寶瓶洲風雪廟劍仙魏晉,曾跨洲問劍北俱蘆洲天君謝實。

    此次亦是與天君謝實同行,兩人皆可算歸鄉之行。

    浮萍劍湖酈採,與大弟子榮暢,在動身之前,她與陳李、高幼清兩位嫡傳弟子說,說自己要去老龍城那邊瞧一瞧。

    在你們的家鄉,師父的異鄉,都殺了不少妖族畜生,沒理由在浩然天下這家鄉,不再打殺一些妖族畜生。

    豈不是讓好友李妤看笑話,以後還怎麼在你們倆孩子面前擺師父架子?

    只是酈採還有一個理由,沒好意思與晚輩弟子多說。

    在那邊,就是寶瓶洲的最南端了,不用與北俱蘆洲隔著一個洲,所以可以離著某個負心漢近一些。

    在返鄉的酈採,不斷聽聞桐葉洲形勢之後,如解心結。

    那個沒良心的男人,辜負了自己,事實上還辜負了許多痴情女子的一片真心,可到底他沒有辜負一個大老爺們的該有擔當。

    這樣的姜尚真,值得酈採去傷心,去喜歡。

    在他們聯袂南下跨海之時,無論是不是劍修,人人少有慷慨赴死或是意氣風發的神色。

    心境平靜。

    因為就好像是在做一件理所當然的尋常事。

    我北俱蘆洲修士,自家關起門來,不管如何打生打死,勾心鬥角,飛劍、修士、武夫,動輒以飛劍術法拳腳相向自家人。

    可大勢一來,少了哪個洲修士都可以,唯獨不能少我北俱蘆洲!

    人南下,更是俠氣南下。

    ————

    劉十六,在灰塵藥鋪先與米裕喝過了酒,只是本該北去的米裕,卻說再晚些回落魄山。

    劉十六就與這位劍仙多喝了一壺酒。

    這天范家供奉的桂夫人,突然來到了灰塵藥鋪。

    劉十六說道:“你會這麼做,我比較意外。”

    劉十六也好,天下最正統的“月宮種”桂夫人也罷,準確說來,都可算是遠古餘孽了。

    後世書上喜好說那光怪陸離的神仙誌異事,說那遙遙海上有古仙,滄海桑田,輒下一籌,已滿十間屋。

    事實上,對他們兩位而言,真不算什麼奇人怪事。

    他們,或者說“它們”,都曾在天上俯瞰大地,親眼看那人族出現,看那人族登山,最後看那人族登天。

    寶瓶洲中部。

    一條大瀆,夜色中風平浪靜。

    一條小船,有一個孩子在吃力撐蒿。

    卻有一位憊懶的白衣少年,躺在船頭,雪白大袖垂入水。

    水光月光,白袖愈白。

    少年閉眼,大聲吟唱道:“春水載船船載人,船行春水同在天。”

    少年猛然坐起身,苦兮兮埋怨道:“天不惜地不憐我這歌者苦。”

    崔東山雙手各出一根手指,使勁揉著眼角,想要悲憤落淚才襯景。

    只是沒等他擠出眼淚,就看到了結伴而行的兩位,一個來自北俱蘆洲骸骨灘,一位就來自更遠的地方了。

    京觀城高承。

    崔東山來到那個撐蒿的孩子身後,一拍後腦勺,“愣著做什麼,掉頭掉頭,快去喊大哥,這位可是你親大哥!”

    岸上,高承終於知道為何自己這些年來,明明鬼蜮谷京觀城無內患外憂,卻一直心神不寧。

    至於那個從一洲東南青鸞國雲遊至此的雞湯老和尚。

    身穿一件破舊袈裟,老僧行走在水畔。

    霧氣凝雲,雲氣結成袈裟衣。

    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高老弟使勁撐蒿,崔東山伸手使勁划水,一起去往岸邊。

    高承看到這一幕後,只覺得不該來見此人。實在太噁心人了。

    夜幕中,已經落入蠻荒天下之手的扶搖洲天幕。

    這就意味著鎮守此洲天幕的文廟陪祀聖人,沒了。

    白也與老秀才一起懸空而立。

    如仙人身在天上星河。

    老秀才一臉為難道:“白兄,真要如此作為?蠻荒天下這次可沒有王座大妖跑來招惹你了。”

    白也都懶得說話。

    老秀才笑呵呵道:“不愧是白也,不愧是要我曾經苦苦求詩又求字的白也!你是最知道的,我可不是什麼死皮賴臉的人,就為你破例了!”

    白也更不想言語了。

    這位浩然天下最得意的劍客,最著名的詩仙,俯瞰人間那支離破碎的舊山河。

    我白也不做什麼,任你是文廟副教主、學宮大祭酒在我家門口,苦口婆心與我說聖賢道理,亦是無用。

    我白也要做什麼,任你是什麼中土文廟,王座大妖,要來攔阻,那就請你們試試看?

    老秀才閉上眼睛,好似在豎耳聆聽一洲聲音,雲捲雲舒,花開花落,老者喘氣,稚子哭啼……

    白也以拇指輕輕抵住腰間那把仙劍的劍柄,靜待老秀才的那個答案,得到了答案,他這位失意人,便要出劍一洲。

    老秀才喃喃道:“太平歲月,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那也是太平世道啊。”

    如今這扶搖洲一洲大地,是那死也無人埋。

    佛家說這個世界,是那婆娑世界,是為“堪忍”。意思說我們的世道,有那百般不足的。

    可哪怕事實真如此,猶有那人間處處,春雨杏花急急落,車馬春山慢慢行啊。

    山下沒有半點術法神通的讀書人,喝了酒上了頭,就敢說挽大江入杯,澆我胸臆。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女子獨留在家鄉,便會秋波流轉,祈願說那願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強者拔刃,劍光所去,不但向那強者,更向傾塌大勢!

    老秀才大袖鼓盪,雙手使勁一揮,星光點點,

    白也隨之推劍出鞘,並未真正拔劍,卻有千萬道劍光,墜落一洲山河。

    扶搖洲那些僥倖尚未被戰火殃及處,只要學塾猶有讀書處,皆有一道清涼如雪的劍光悄然降臨。

    今時今日,讀書還是有點用處的。

    一人仗一劍,劍光化千萬。

    與一洲妖族為敵。

    白也最後說道:“老秀才,你的絮叨再煩人,總好過沒有絮叨。”

    老秀才說道:“管夠!”

    白也仗劍去往人間。

    老秀才沉默片刻,點頭笑道:“白也詩無敵,銷去萬古愁。”

    老秀才驀然扼腕痛惜:“這句話,應該在白兄離去前就說的!”

    蠻荒天下。

    託月山下。

    一個連西北風都喝不著的邋遢漢子,好似大王八託負山嶽一般的尷尬處境,他只好自顧自碎碎唸叨。

    王八唸經不聽不聽?李槐你個小王八蛋,嘴巴真毒。

    一個老瞎子,第一次離開自家山頭,身邊帶著條瘦骨嶙峋的老狗,來一起探望這個狗日的阿良。

    畢竟一個人看好戲還不夠。

    老瞎子沒有太過靠近託月山,畢竟不是來打架的。只在千里之外站著,歪腦袋豎耳朵。

    剛好聽到了阿良的碎碎唸叨,開心不已,狗日的,當年在劍氣長城經常往我家裡瞎逛,不是喜歡蹦躂嗎,這會兒咋個不蹦躂了?

    老瞎子以手掌觸地,譏笑道:“當年是誰跑到我跟前大言不慚,說‘有此劍術不用有此相貌,有此相貌不用有此劍術’來著?”

    阿良愣了一下,笑嘻嘻道:“哎呦喂,老瞎子你難不成是幫我搬山來啦?別啊,你是不知道大山揉肩,讓人多舒坦。你別管我啊,你敢管我,我就……喊你大爺!”

    如今英雄落難,只好小聲嘀咕道:“老瞎子你眼瞎萬年,又瞧不見我的英俊容貌。”

    輸人不能輸陣,好習慣得保持。

    老瞎子樂呵呵道:“見此美景,讓人詞窮。”

    老瞎子嫌腳邊團團轉的那條老狗十分礙事,便一腳踹飛出去。乾瘦老狗幾個翻滾,它悲憤欲絕,好心提醒你此地不宜久留,早點聊完快點回家。

    老瞎子記起一事,笑道:“李槐是誰?”

    阿良笑嘻嘻道:“我好兄弟,就是你老瞎子的好兄弟。”

    老瞎子不以為意,“就憑孩子的那句讖語,我就看他很順眼了。”

    阿良罵道:“瞎子你順眼個屁啊。

    老瞎子打算離開了。

    阿良也不挽留,只是嚥了咽口水,“咦,咱哥倆大冬天吃狗肉,老瞎子你良心極好啊。”

    老瞎子抬起一手,在手掌上浮現出“李槐”二字,“盯著”掌心名字片刻,點頭笑道:“李槐,我記住了。”

    阿良錯愕道:“李槐,我喊你李大爺行不行,嘴巴真開過光啊,老瞎子你幫我捎句話給那小子,讓他說一句阿良快快回家喝酒吃肉……”

    然後傷心欲絕道:“他孃的真的服氣了,李槐你是我大爺,這會兒我再答應當你姐夫,晚不晚?成不成?”

    老瞎子有些神色複雜,說道:“你又不是離不開,胡說八道什麼。捨得每天就這麼消磨劍意,損耗道行?真當自己已經徹底穩固十四境了?本事這麼大,先前我在家門口,咋就沒見你一劍捅破天?哦,又喜歡跟人裝中五境大劍仙呢?那你可真有恆心。”

    阿良悻悻然乾笑一番,然後沉默下來。

    他孃的老瞎子以前沒這麼屁話啊,今兒竟然還陰陽怪氣上了,都不知道跟誰學的。

    老瞎子收起手站起身,“你自己不走,能怨誰。”

    在浩然天下打開天幕,引來一位位遠古神靈。

    在這託月山下,則開地脈窮碧落,有無數厲鬼幽魂湧現。

    所以阿良要離開此地,一在託月山之重,二在本心良知,敢不敢,或者說願不願意放出那些陰冥之物,任其從西方佛國逃竄到這座蠻荒天下,再被託月山大祖牽引去往浩然天下。

    阿良突然說道:“老瞎子,睜眼看一看天下吧,如今不一樣了。”

    背對託月山的老瞎子停下腳步,雙手負後,好似抬頭望天,“真的嗎?”

    阿良也就是雙手騰不出來,不然肯定拍胸脯震天響,“信我一回,不然你是我爹!”

    老瞎子依舊沒有轉身,笑道:“不敢。”

    ————

    一直隱居在那北俱蘆洲偏隅小國閉門治學的李希聖

    ,這一天與那個本該名為李寶舟的讀書人告別,說是遠遊一趟。

    李希聖回到自家院子後,讓那瓷人出身的書童崔賜,不忘繼續每天灑掃庭除,勤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