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感謝小謝先生和小謝太大駕光臨。”新娘衝陸明珠和謝君巉笑得溫婉可人。他們在一桌最年輕,財富卻是最多。




以財富論地位。




陸明珠卻道: “我的一位乾爹在座。”




聞聽此言,新郎新娘驀地反應過來,忙順著路明珠的指示先向周父敬酒。




周父帶家人移居澳城後一直深居簡出吃老本,不清楚香江那邊的許多事,不知陸明珠的身家少有人及。




他能來參加這個婚禮,不是因為財富,而是他和二太孃家有點親戚關係。




見新郎新娘怠慢自己,他心中不悅,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溫和地笑道: “祝你們夫婦二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一口喝完酒。




“謝謝。”接下來敬陸明珠夫婦。




賀雲等人離開得比較早,沒有等到酒席終了,陸明珠和謝君巉迅速跟上。他們晚間住在陸明珠名下的大宅。




人多就很熱鬧。




賀雲翻閱報紙,隨手將一份從珠江傳到澳城的內地報紙遞給陸明珠, "明珠,你看看頭條新聞。"




“什麼呀?”陸明珠接過來。




低頭一看,神色一怔。




上面是關於冀北等地從1月起雨雪就大幅度減少甚至乾旱的報道,不少地區的旱情已經嚴重影響春耕,水位開始下降,河道逐漸乾涸,呼籲大家從現在開始節約糧食,倡導其他各地開荒、種菜,做好儲備工作。




配了一張河道乾裂、小麥稀疏的照片。




上面還有農民肩挑手提,不斷地給麥地澆水,個個臉上帶著絲絲愁容。內容情深意切。




謝君巉探頭和陸明珠一起看,看完後驚訝地說道: “這幾個地區可都是產糧大省,要是再不下雨,減產是必然的。"




陸明珠心情沉重, ”君巉,我需要你幫忙採購糧食啦!"




"放心。”謝君巉伸手握住她的手, "你就在香江別出門,我去美國,去加拿大,去澳大利亞,一定多多地買糧食,備戰糧荒。"




陸明




珠嗯了一聲,頭靠在他肩上。




雖然他沒有賀雲、謝君顥等人有能力,但他的肩膀也很厚實,足以承擔一切。




謝君曉明白陸明珠的憂心,回到香江後親親寶貝女兒,他就動身離開,也帶走了他、他大哥和陸明珠賬上的所有資金,要提前鎖定西方國家大農場今年的糧食,以防不測。




陸明珠則格外關注內地的新聞。




因為每天都有船隻往來於香江和花城之間、香江和澳城之間,所以她就託和自家做生意的船老大收集花城、珠江一帶的報紙給自己捎過來,自己派人去取,尤其是內地人民的報紙,一直髮行於全國各地,隨處可買。




不久,陸明珠驚恐地發現,公共食堂的口號喊出來了。春意盎然,還沒到夏天。她以為最早也還是夏秋之交。起因簡單到估計讓後人也想不到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地方上去年抽調一批壯勞力興建水利工程,主要是針對當地的情況進行,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因為這批壯勞力多數是無妻無子的光棍,沒人送飯送水,其他有家有業的也不方便讓家人送來,村裡就出錢出糧食,在他們幹活的工地上搭建一個臨時食堂,僱人給他們做飯,再加上喂的豬、養的雞鴨、種的菜,葷素搭配,還有麥面饃饃,飲食水準遠超在村裡的貧困生活,喜得他們幹活愈加賣力。




雖然乾的活不輕,但吃得好,回村時就個個紅光滿面,逢人就誇公共食堂好,社員吃得飽,又誇社會主義好等等,登上報紙後,共產效果好,幹活效率高,消息傳開,很快順應民心向全國推廣。




青山縣最先響應,向下面公社下達大辦公共食堂的指令,公社又派發到各個村子。他們的口號是: “放開肚皮吃,吃飯不要錢。”




對於每年青黃不接都要擔心口糧的農民來說不亞於喜從天降。從古至今就沒有幾個農民敢放開肚皮吃飯。




小石子村裡第一時間號召壯勞力搭建公共食堂,緊接著下令收繳各家各戶的鍋碗瓢盆和糧食、家禽、蔬菜等,不允許留下一粒米、一根菜,這時候大家又傻眼了。




小黑蛋反應最快。




聽到消息他就往家裡跑,跑家去告訴他媽、告訴他姐。




他們家位於小石子村的最西頭,離群索居,收繳糧食的話肯定是最後一個到他們家。




小黑蛋的母親和姐姐立刻甩開膀子、揮舞著鐵鍬,讓小黑蛋望風,娘




任各自挖了一個深坑,間距兩米,不在一起,然後把兩口大缸滾到菜園子裡,豎直嵌入在深坑中,口朝上,接著就把去年收的玉米、稻穀、紅薯幹扛出來倒進缸裡,裝滿後,用油布罩住缸口緊緊扎住,再蓋上木蓋子,填上土,四周壓得緊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