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561章 時勢(上)

    蕭瑀嘆了口氣,心裡充滿了兔死狐悲的感觸……

    他沒有謝文舉因為對手的落寞而興起半點幸災樂禍,他的境界比之謝文舉高出豈止一籌兩籌?他只是因為張氏關鍵時刻背叛他這個代表江南士族的清流首領而覺得無奈,更從皇帝的手段和態度之中,看到江南士族的即將沒落。

    很明顯,皇帝擁有者非同一般的隱秘力量,能夠輕易得到大臣們更多更隱秘的把柄,雖然陛下看起來並沒有將這些把柄公之於眾的想法,這一次只是皇帝想要保住房俊,或者說想要徹底瓦解江南士族的抵制。

    可這就像是頭頂時刻懸著一柄利劍,現在皇帝不動用這些把柄或者說是罪證,誰能保證他永遠都不用?

    一旦這柄利劍斬下來,那就是血流成河!

    晉室南渡以來,江南士族幾乎統治了整個江南,即便是官府也都在士族的掌控之下,皇帝的旨意到了江南幾乎沒有什麼作用,是否施行,完全取決於江南士族的利益。

    幾百年的經營,這些士不僅攫取了海量的財富,更將各自的勢力延伸到每一個角落,擁有著事實上的所有權。

    江南,就像是一個國中之國……

    蕭瑀幾乎可以預見,皇帝的目光已經盯上了這片肥沃而富饒的土地,江南士族將要面臨的將是皇帝的無情打壓。這樣一位雄材大略英明神武的皇帝,怎麼會容許江南士族盤踞把持著江南,令這一塊土地遊離在帝國的體系之外?

    面對皇帝的發力,江南士族是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所能做的,就是選擇強硬的抵制保留一部分利益,還是老老實實的任憑皇帝索取,將一切權利徹徹底底的交出去。

    房俊的彈劾風潮,就是一次試探,向皇帝展示江南士族的態度。

    不幸的是,失敗了……

    但是幸好,皇帝並沒有因為江南士族的試探而惱羞成怒。那麼接下來江南士族如何選擇,就成了關鍵。皇帝的耐性究竟還有多少,誰也沒底。

    而激怒皇帝的後果……沒人可以承擔。

    蕭瑀下了決心,有些落寞的說道:“蕭氏一族,將會全力支持房俊。”

    這個決定,等同於向皇帝表態:您想東征,那麼江南將會是您的前進基地,從此以後,江南士族將會以皇帝馬首是瞻,放棄千百年來所擁有的特權,老老實實的當個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