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2893章 各為其主

    言罷,猛地起身,大步流星走出書房,“砰”的一聲將房門狠狠關上,揚長而去。

    書房裡,柴哲威差點氣得倒仰,一揮手將茶几上的茶壺茶碗掃落在地,

    “丁零當啷”碎了一地,嚇得門外伺候的侍女戰戰兢兢縮成一團,唯恐兄弟吵架、殃及池魚。

    柴哲威發了一通脾氣,坐了半天,火氣漸漸消散,喊來侍女將地上的碎片收拾乾淨,又重新沏了一壺茶,一個人坐在書房當中一邊飲茶,一邊思忖眼下長安的局勢,以及將來何去何從。

    待價而沽,這就是他目前的立場。

    別說什麼忠誠仁義,在儲位之爭這件事上,哪裡有什麼公平正義?勝,自然是從龍之功,大權在握權傾朝野。敗,也未必就是明正典刑、闔家滅族。畢竟柴家可是功勳之族,自己的母親更是跟隨李二陛下打天下的平陽昭公主。

    且不說李二陛下是否能夠狠得下心將柴家闔族殺盡,就算他想這麼幹,還得問問滿朝文武、天下百姓答不答應。

    “三娘子”的威名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平陽昭公主長安起兵、以女流之身打下關中迎接高祖皇帝入主長安的功勳,依舊口口相傳,天下皆知。

    勝敗之間,所得之利益不成比例。而勝敗之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同樣天壤之別。

    這等買賣誰不會做呢?

    除去太子,無論是跟隨關隴貴族扶持晉王,亦或是站在荊王那一邊,所獲得的收益都是極其豐厚的,是因為太子根本不需要他,就算自己腆著臉以附於驥尾,到時候太子登基,自己又能得到什麼?

    爵位依然是人臣之極致,升無可升。權力有李績、房俊、馬周等人把持,哪裡輪得到自己?

    唯有站在荊王或者晉王那一邊,才能利益最大化。

    更何況他根本就不看好太子能夠順利登基,先是魏王奪嫡,後是晉王爭儲,其間又有吳王也曾紛紛擾擾了一陣子,足以見得李二陛下對於太子是如何的不待見……

    只不過若是當真不理會荊王,似乎也不大妥當。

    李元景其人氣量狹窄、喜好猜忌,自己一旦避而不見,說不定這人會認為他是在刻意的劃清界限,萬一心生猜忌,認為自己未能與他同心同德,那就在合作之間蒙上了一層陰影,隱患太大。

    萬一荊王成事,那自己的損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