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2955章 兕子婚事

    長樂公主見到房俊神情,頓時疑惑道:“剛還說你並非故意攪合兕子的親事,這會兒又是這般神情,你到底想要幹嘛?”

    房俊苦笑道:“微臣何曾有那等心思?只是覺得韋正矩此人並不太適合晉陽殿下,非是良配啊。”

    歷史上,固然後來高宗李治推翻了自己先前的認定,准許韋正矩與新城公主合葬,但是其中未必就沒有政治妥協的意味。

    李治絕非衝動魯莽之人,甚至可以說是極為冷靜、深謀遠慮,他能認定新城公主之死與韋正矩有關,將其賜死且流放其親族,豈能單憑臆測,而毫無證據?後來推翻先前認定,未必純粹。

    需知道那個時候高宗李治已經將長孫家族徹底幹翻,盤踞關中數百年的關隴貴族分崩離析,朝中權力階層出現一個短暫的真空時期,山東世家、江南士族則趁機崛起,攫取權力,朝堂趨於失控狀態。

    李治急於倚助京兆的韋、杜,河東的裴、薛、柳等等家族來把持朝政,控股統治。身為帝王,字不能以己身之喜惡率意行事,由此“平反”韋正矩,殊為不可。

    總之,韋正矩與新城公主之死難脫干係。

    這樣一個人,房俊豈能讓他娶了晉陽公主?在他心裡,與其說晉陽公主是一個小姨子,不如說是閨女來得更恰當,那是一絲半點的委屈都不願意讓她遭受的……

    長樂公主秀美緊蹙,狐疑的看著房俊,想要分辨他這話的真偽,到底是韋正矩確非良配,亦或是他乾脆就是不想讓兕子成親……

    不過見到房俊一臉凝重,便知道是自己多心了。

    這個男人的確算不得持身守正的君子,卻也絕非口是心非的小人,他既然說韋正矩非是良配,那麼必然有正當而且充分的理由。

    “不過這樁親事乃是東陽姐姐提及,宮裡楊妃、燕妃、韋妃都頷首同意,就等著行文說與父皇知曉。按理說,京兆韋氏乃是世家名門、底蘊深厚,又一貫不大與關隴貴族攪合在一起,等得了諸位妃嬪之應允,父皇一般不大會拒絕。”

    長樂公主有些擔憂。

    房俊自然知道她所說卻是事實。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這句話從漢朝就開始流傳,直至今日依舊有人提及。

    漢朝之時,魯國鄒縣人韋賢號稱“鄒魯大儒”,不僅精通《禮》、《尚書》,並傳習《魯詩》,產生了韋氏《魯詩》一派,奠定了家族的經學傳統。韋賢后被徵召為博士、給事中,為漢昭帝之傅,又出任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

    漢昭帝駕崩後,韋賢與霍光等共同尊立漢宣帝繼位,賜爵關內侯,任長信少府,本始三年,韋賢升任丞相,封扶陽侯,食邑七百戶,權傾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