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3074章 一份“謝禮”

    危機愈大,機遇自然也就愈大。

    若是一敗塗地自不必說,房俊必定死守河西,寧肯戰死沙場亦不會後退一步。身後就是關中,帝國京畿所在,退無可退。他薛仁貴亦是如此,一旦西域失陷,阿拉伯人的軍隊就順勢東進,直撲河西,屆時房俊面臨前後夾擊,必敗無疑。

    可若是勝了,那便是鯉魚躍龍門,一戰成名天下知。

    逆境之中以少勝多、反敗為勝,那是唯有古之名將才能夠做到的事情。若房俊守住河西,自己守住西域,那麼必定功勳蓋世、青史垂名。

    哪怕是千年之後,子孫後代都要仰望今日之戰,歌功頌德,心悅誠服。

    薛仁貴只覺得一顆心“霍霍”跳動。

    誰能不好名呢?

    對於仕人來講,生死事小,名望事大。多少人願意搏一個青史留名,甘願直面死亡?

    而身為一個軍人,對敵臨戰、馬革裹屍,更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若能一戰而定下流傳後世之勳名,縱然身死陣前,亦無憾矣。

    當然,身為一軍之統帥,不能時時刻刻惦記著名望功勳,一切要以大局為重。而安西軍眼下之局勢,便是固守西域,不使阿拉伯人橫掃西域、突入河西,進而威脅關中。

    在此大戰略之上,無論碎葉城也好,疏勒鎮也罷,甚至輪臺、交河,皆可捨棄。

    最後之戰場,便是玉門關。

    這是安西軍之底線,縱然全軍覆沒,數萬將士埋骨西域,亦不能使敵寇越雷池一步。

    而在此之前,自可以發揮靈活機動之戰術,堅壁清野也好,迂迴作戰也罷,主要目的便是不斷的消耗敵寇的有生兵力,拖住他們前進的步伐,將其死死的拖在西域。

    書吏奉上香茶,薛仁貴自己斟了一杯,坐回到書案之後,提起毛筆,一邊喝著茶水,一邊看著牆壁上的輿圖,腦海之中勾勒著敵寇有可能的進軍路線,然後思忖著如何排兵佈陣,如何誘敵深入,又該如何設下伏擊,利用有限的兵力,在西域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之上,與敵寇竭盡全力的周旋,並且取得最終之勝利。

    戰前根據多方信息,彙總之後預訂作戰之策略,是薛仁貴一以貫之的習慣。

    正所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

    當然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往往一個不起眼的變化,便會使得局勢陡然逆轉,事先準備做得再是充分,若是一成不變的依計而行,結果唯有慘敗一途。預定下大體戰略,設置出處某一個計策、埋伏,再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修改、推進、完善,這才是為將者應當做到的。

    就如同李孝恭所言那般,衝鋒陷陣自有麾下將校去做,一軍之主將再是驍勇亦是白費,必須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那才算是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