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3397章 局勢

    怒斥一番,于志寧道:“殿下,左屯衛反跡已顯,斷不能任其胡來,威脅玄武門,當可詔令柴哲威即刻進宮,予以軟禁羈押,待到戰後再行處置!”

    李承乾嘖嘖嘴,無奈道:“於師稍安勿躁,此事斷不可如此。”

    此事哪裡是那般容易?柴哲威若是當真心存反志,畢竟有若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便會立即起兵,豈肯見到詔令便乖乖進宮,自履險地?

    若是按照于志寧的說法去做,非但不能將柴哲威騙進宮裡來予以羈押,反而回逼迫他立即起事,玄武門頃刻間陷入危險之中……

    心裡不禁有些唏噓,于志寧也好,張玄素也罷,他的這些老師皆乃當世大儒、道德楷模,為人正直煊赫天下。然而朝堂之上,講究乃是勾心鬥角、陰謀詭計,越是正直越是遭人算計,越是吃虧。

    自己自幼受到這些大儒教導,以往行事看似敦厚耿直,實則不諳世情、莽撞草率,父皇看在眼裡,不知有多麼失望,更使得朝臣離心、隔閡漸深。

    一直聽這幾位老師的話,居然也能將儲君之位一直坐到今天,簡直就是奇蹟……

    李道宗也道:“縱然左屯衛有不軌之心,但至少眼下尚未必然反叛,不能強行羈押其帥。否則左屯衛倒打一耙,反倒是朝廷沒理,甚至被說成妄加迫害。現在闔城上下、關中內外,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長安城的這一場叛亂,其中大部分都在觀望,殿下有監國之權,便代表了陛下,行事必須堂堂正正,切不能玩弄權謀,落人口舌。”

    只要柴哲威尚未反叛,朝廷便不能以“誘捕”之手段去對待,否則讓那些尚在觀望的各方勢力如何想法?朝廷正朔,自然要堂堂正正,若是依靠陰謀伎倆,那又與叛軍何異?

    眼下,東宮六率被圍困於皇城之內,闔城上下皆被叛軍佔據,太子唯一可以憑恃的便是“正朔”之道,斷不能為了一時痛快解決問題,而失去了這分正道大義。

    于志寧面色便有些難看,心中尷尬,不過他自己也清楚謀略非己所長,便不再多言。

    一旁一直悶聲不語的蕭瑀嘆息道:“太子殿下的確佔據了正朔大義,可一旦晉王在叛軍的支持之下站出來,必將聲勢陡盛,那些尚在觀望的各方勢力,怕是趨之若鶩。此消彼長,局勢極為不妙。”

    太子的確是正朔,佔據了大義名分,廢黜東宮便是謀逆。

    然則別忘了那句話,“勝者為王敗者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