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3509章 靈柩

    這一趟東征之行,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巨大災難,一腳踩進巨大的漩渦,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褚遂良仰望風雪飄飄的天空,悠悠嘆了一口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說得大抵就是他這種立場不堅、意志動搖且被利慾薰心之輩。

    然而事已至此,又豈能由他左右?只希望著大軍儘快返回關中,抵定亂局,消弭這一場危機帝國社稷的兵變。

    至於他自己……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所幸尚未至絕境之地無可挽回,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

    長安城內。

    經由長孫無忌一再施壓、威逼,不僅關隴門閥不得不拿出最後的家底,即便是河東諸姓也都加派兵卒,數萬大軍蜂擁而入長安城,圍著太極宮猛攻不止,戰事趨於白熱化。

    即便是長安城北玄武門之外,亦有數萬大軍陳兵遠處,既防備著右屯衛再次如之前那般接應房俊,也堵住了太極宮內可能潰逃的路線,確保萬無一失。

    誰都知道一旦太子兵敗之後逃出長安,局勢將會徹底糜爛,長久的對峙將會連續不斷的上演,關隴便不算是真正獲得勝利。

    說到底,即便是魏王、晉王也不能完全取代太子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順,天下不服者眾,關隴門閥意欲全部掌握朝堂權力難如登天,更何況如今僅僅只有一個齊王李佑站出來?

    論資歷,齊王差的太遠,論威望……齊王幾近於無。按理來說,長孫無忌這邊並不保險,並不值得大家押上全部家底,一旦兵諫失敗所遭受的反噬將是各家門閥絕對無法承受的。

    然而東征大軍詭異的行程進度,卻讓這些門閥反覆權衡之後,一致做出支持關隴的決定。

    沒辦法,東征大軍的態度實在是太過出乎預料……

    按理,陛下負傷、東征失敗,關中又爆發兵變,數十萬大軍自當披星戴月日夜不休,儘早返回長安,抵定亂局。大唐乃是陛下的大唐,縱然太子再是無德,廢立也只能由李二陛下乾綱獨斷,焉能由臣子私下廢立,且還需通過兵諫這等踐踏皇權之悖逆手段?

    更何況李二陛下雄才偉略、氣魄如山,最是乾綱獨斷、說一不二……

    種種跡象,都說明要麼東征大軍出了問題,要麼……李二陛下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