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3711章 後生可畏

    對於房俊一而再、再而三的無視和談,甚至擅自出兵擾亂、破壞和談之行為,李承乾甚感疑惑,懵然不解。

    但他領會了房俊這一次的暗示:任何時候都要站穩名分大義,維護皇權威儀,不可因眼前之利弊而損害君王之威,否則必有後患……

    至於是何等後患,房俊不說,李承乾不能問,但總能猜測幾分。

    父皇在長安之時,雖然已漸漸認可他這個太子,但易儲之心一直未曾斷絕。如今關隴舉兵起事,魏王、晉王之風骨令朝野讚頌,評價甚高,他又豈能不在心底衡量比較一番?

    結論便是:若父皇仍在,大抵易儲之心愈熾……

    魏王也好,晉王也罷,實在是人中俊傑,李承乾自嘆弗如。

    與之相比,李承乾若同關隴苟合,無論理由是穩固儲位亦或是使得帝國儘量止損,表面看上去差了那二人何止一籌?有些時候,人的看法是非理性而且極其偏激狹隘的——同樣的事情,有些人做了大家都說好,而其餘人做了便是錯……

    別說什麼事急從權,更別說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有些事情只要做了,再某一個時刻、某一些人眼裡,便是不可原諒之錯誤。

    李承乾自忖不及父皇雄韜偉略之萬一,但素來以父皇之要求約束自己,這個時候他難免會在心中想:若父皇仍在,會希望他怎麼做?如果當真與關隴苟合,會否成為父皇易儲之理由?

    房俊不曾將話說透,點到則止,可見其“深有苦衷”非推卸之言辭,再往深處去想……簡直不敢設想。

    ……

    一些人因為被侵害了自身之利益,固然對房俊恣無忌憚攻擊叛軍之行為深惡痛絕,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東宮屬官、以及心向正朔之人來說,昨夜的一場大火卻是燒得心頭酣暢、興奮莫名。

    自當初關隴驟然舉兵起事,大舉進犯太極宮開始,東宮便一直處於被動挨打之狀態,動輒有傾覆之虞,令人提心吊膽。誰能想到就在那等不利之局勢下,東宮硬生生捱了半年之久,而後等到今日柳暗花明、絕地逢生?

    一時之間,房俊之名更是競相傳頌、視若神明,威望大增。

    李勣駐守潼關,整個關中盡在股掌之間,昨夜金光門外、雨師壇下那場映紅了半邊的大火自然不會忽略,未至天明,個股探馬斥候便將消息不斷傳回,李勣坐在關下衙署之內,已經對長安局勢瞭若指掌。

    “了不起啊,誰能想到房二居然於此等嚴峻之局勢下,於關隴軍隊腹心之地一把火燒了十餘萬石糧秣?別說做成此事如何艱難,即便是想想都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