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間茶館 作品

172、大牢

 謝周“呃”了一聲,輕聲道了句歉。

 他是真不知道這一點,還以為只需要打點一下獄卒和牢中管事就好了。

 此外,兩個刺客分明是謝周抓到的啊,這功勞怎麼也得有他一半吧?

 現在半點功勞沒撈著,反而還要多掏一筆調度的冤枉錢。

 謝周覺得自己虧死了。

 好

 在把人調過來後,這份功勞最終會落在不良人身上,也不算太虧。

 燕清辭對趙連秋說道:“麻煩趙爺爺您先把錢墊上,等明天我再還過來。”

 趙連秋笑著點頭,走到書桌旁,提筆寫了份手書,從抽屜裡數了二百兩的銀票出來,想了想,又抽出兩張面額五兩的銀票,這就是給下屬的辛苦錢和跑腿費了。

 趙連秋將手書和銀票一起遞給下屬,笑著說道:“你們去找刑部相商,讓那邊也擬一份調令,把那兩個刺客調到這邊……現在天也晚了,就給你們一個時辰,夠嗎?”

 兩個下屬咧嘴笑道:“夠了夠了。”

 說著便抱拳告退,抓緊辦事去了。

 謝周、燕清辭和趙連秋就在房間裡等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趙連秋除了負責不良人的情報事宜,還掌管著不良人牢房,算是一個大牢頭。

 早些年,長安民間傳有這麼一句話—



 趙連秋之名,可止小兒夜啼。

 這並不是某種誇張的修辭手法或者文學意義上的描述,而是寫實的記錄。

 不僅如此,就連朝中權臣和京城跋扈的公子哥們聽到趙連秋的名字,都會心悸三分。

 因為趙連秋是刑訊官出身,年輕時曾在詔獄任職,而且是整個詔獄中手段最為殘忍的酷吏。據說他的性格乖張且暴虐,落在他手中的犯人更堪比跌入了

 十八層地獄,沒有一個不在死前對他發出詛咒。

 所以謝周對趙連秋的印象,就像老人身上暗紅色的袍子,充滿血色。

 但聊著聊著,謝周對老人的印象發生了改觀,覺得老人性情也挺和藹的,給人一種鄰家老爺爺的感覺。

 也不知是傳聞太過誇張,還是說老人年紀大了,早已改了性子。

 ……

 ……

 說一個時辰就是一個時辰,戌時二刻,有馬車停到府衙門口,先前離開的兩個不良人各自拖著一個昏死過去的黑衣刺客走了進來。

 趙連秋接到稟告,起身笑著說道:“人帶來了,走吧,去刑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