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吞鴻 作品

239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帥(四)

  孫珍率先聚力完畢,見他悶哼一聲,仍和方才出場一般,單手倒拎八角鎏金錘,如一頭彪悍蠻牛,向王大力橫衝直撞而來。

  王大力深知少年天賦異稟,並不想以力對力,遂將大斧斜著橫置胸前,壓低下盤,肌肉隆起如小山,擺開一副防守架勢,打算先試探對方路數,而後來一個防守反擊。

  孫珍雖然倒拎沉重兵器,但步行如風,瞬息便已欺身,及近王大力三丈之地,見他內氣鼓盪,右臂青筋暴起、驟然發力,鎏金錘被他猛地掄了起來,八角鎏金錘起至身腰位置,孫珍左手握右手,以大腿為根,其人與鎏金錘同時旋轉,似小旋風般卷向王大力。

  王大力在華興郡擔任郡衛長一職多年,江湖經驗十分老到,他見孫珍攻勢已成,這勢大力沉的千斤鐵錘,自己絕對不可硬擋,於是緊握雙拳,再次緊握大斧,身形向後一仰,立即卷地而走,遠遠躲了開來。

  年輕的孫珍雖然氣血旺盛,但這一招自學自悟的‘小旋風’,卻甚是耗費體力,一擊不中,他立即強行減速停身,從而減少體力消耗。

  王大力生於貧苦人家,自從習武以來,從沒有人賜過他任何仙丹功法,之所以能有今日之境界,全靠自悟和天賦,還有大智若愚的機敏性格。

  只見孫珍身形剛剛穩住,王大力趁其還未迴轉立定之機,立刻快步近身,將大斧從右側提起,至與胯齊,向右上方橫掃一斧。

  孫珍也算機敏,聞風當即滾地躲開。

  哪知,王大力此為虛招,只見他沉悶一哼,猛然灌力,硬生生將勢頭向上的大斧停滯,追上一步,對著孫珍,向左下方折下砍,孫珍再次橫向滾地而走。

  眾人哪知,王大力這一招,也是虛招!

  見他雙臂青筋暴起,爆喝一聲,再一次強行停下下劈的大斧,雙手轉動斧柄,再向右用力一掃,直奔孫珍肋骨擊來。

  這一招一氣呵成、十分刁鑽,當真是驚煞旁人。

  ......

  老話講,習武之人,習的無非是“力”與“技”。

  以“力”而言,求的,是超出對手能耐的神力,你的招式能快一步,我的防禦便要強你兩步,你能舉百斤,我便能擔千斤、萬斤,勝負之際、生死關頭,靠的純粹是力大。無論是外門硬功、或是武夫內功,致勝之道卻都是一般的路數:我的氣力比你更大。

  但論到武學的“技”,那便是無與倫比的招式和騙倒對手的技巧了。

  你要往左,我卻偏偏能騙得你往右,你要往右,我卻偏偏唬得你往左,等你的招式已被我全然預料,任憑你招數再快再狠,力道再猛再強,我都可以料敵機先、制人而不制於人,進而輕輕鬆鬆地取得勝果。以此練武,便是一個三歲小孩拿著一根細針,也能打敗大力士的千斤鐵錘。

  為了這個“技”字,天下各門各派無不苦練誘敵虛招,以期能夠騙倒敵手。但卻無人能練到無上境界。

  今看王大力,竟將“力”與“技”近乎完美地融合起來。

  不禁讓人感嘆:王大力,前途無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