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74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

 既然有外國客戶到場,那麼當天晚上航技集團和611所的隨行人員肯定免不了搞一次晚宴進行招待。 

 不過在此之前,常浩南還是趁著下午的空當,找到了正在臨時機棚裡面對明天試飛進行準備的盧育英。 

 作為這殲7f的總設計師,他不可能在這種重要的時候缺席。 

 “小常同志?” 

 在這個地方突然看到常浩南,盧育英也是相當意外: 

 “你怎麼也在閻良這邊,我聽說你之前到金陵14所去支援項目了來著?” 

 “之前是在14所,但是他們那邊的產品這不是也得測試麼,所以需要用到試飛院的713號機,所以就過來了。” 

 常浩南越過對方的肩膀,看向後面剛剛完成地面展示停好不久的那架殲7f: 

 “盧總你們效率蠻高的啊,這才不到三個月,都已經把第二架原型機給造出來了。” 

 “小飛機嘛,結構簡單,再說這也是託了你的福。” 

 盧育英摘掉手上滿是油汙的毛線手套放在一邊,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說道: 

 “因為整體結構變動不大,很多零部件都不用修改,直接拿廠裡面的備份件用上就好,另外這其實也不能算是第二架,只是新造的殲7f2的第一架原型機,02其實是代表型號。” 

 “再者說,巴方這次一口氣買了80架,這個型號是我們自籌經費搞的,利潤除了上繳和留作經費使用之外還能發一部分給員工當福利,132廠那邊的動力自然也很足,這些年好多人家裡都是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回肉,太窮了……” 

 後者此時也想起來,在611所對於殲7f的規劃中,分為從老飛機升級而來的f1型,以及全新制造的f2型兩種。 

 “他們全買的f2型?” 

 常浩南對於經濟方面瞭解不多,但印象裡90年代巴國內的情況並不樂觀,否則也就不會有佩爾韋茲將軍後來的提刀上洛了…… 

 而此時已經是1997年,著名的亞洲金融危機已經現出一些端倪,尤其是一些小國,甚至開始受到負面影響。 

 他倒是也想過能不能趁著這個機會撈上一筆,但奈何實在沒有相關領域的知識,只知道大概是今年7月份爆發,一直持續到將近千禧年才結束。 

 上輩子的這個時候他剛剛確定考研成功,正在沒日沒夜地趕畢設進度,自然沒有功夫關注這些新聞,後來又搞了半輩子技術,也沒有回頭瞭解過這次風暴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