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25章 客機,C808和C909

 “倒也算不上興趣。” 

 常浩南輕輕搖了搖頭, 

 “巴黎航展畢竟是如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空展會,就是跟蹤一下咱們國家的動向,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需要我提供力所能及的技術支持。” 

 沒辦法,他總不可能直接跳大神表示我算到董總師三年後將面臨疾病之災,目前正在想辦法幫後者避禍。 

 如今都快進入21世紀了,研究特異功能的熱潮早已過去,說出這種話恐怕只會被當成樂子或者詛咒。 

 所以最終只能給出一個兼容性拉滿的回答。 

 好在懷國莫也只是隨口一問,沒有太關注此事。 

 他這次來的目的雖然也和本次巴黎航展有關,但重點還是放在目前整個科工委都非常關注的大飛機項目上面。 

 儘管波音和麥道的併購案仍然沒有塵埃落定,但歐洲和華夏也都清楚,這種事情是不可能最終攔住的,真的跟美國人撕破臉皮對大家沒什麼好處,因此已經開始考慮自己提出來的條件。 

 長期懸而未決的併購對於麥道造成的損害還要遠甚於波音,滬飛那個md90項目基本陷入停滯,很多美方派過來的工程師都被召回國工作甚至遣散。 

 科工委派出的工作組在經過調查之後,認為目前收到的資源還不足以製造出一架完整的客機,所以整個滬飛再次陷入了停工待料的局面。 

 只不過這一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料,恐怕是等不來了。 

 懷國莫慢條斯理地從面前的檔案袋中取出一份又一份資料擺在桌上: 

 “今天上午,也是從巴黎那邊傳回來的消息,昨天晚上航展閉展之後,圖波列夫和米格兩家的人主動跟我們接觸了一下。” 

 常浩南精神一振,從桌上拿起離自己最近的那份資料。 

 是一份會談紀要。 

 跟所有的談判類似,第一次接觸大家也就是互相試探一下對方的要求,所以並沒有涉及什麼明確的條件。 

 但是從俄方人員,尤其是那個圖波列夫的領隊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問題都有關於華夏和歐洲之間的那份協議的情況來看,顯然是眼饞於其背後隱藏著的龐大市場。 

 “懷主任,圖波列夫我理解,但是米格……” 

 常浩南把手中的二十幾頁紙翻到最後,也沒發現整個項目跟米格公司有什麼關係。 

 他倒是知道對方在90年代末有幾個客機項目,但基本都屬於畫餅階段,唯一落地的米格110還跟自家的新舟60定位重合。 

 “哦,因為未來圖波列夫的商用型號飛機都會在米格公司的下諾夫哥羅德工廠生產,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跟對方達成類似十一號工程那樣的引進協議,那麼米格公司的人也會參與進來。” 

 剛剛從俄羅斯考察回來不久的懷國莫對於一些細節情況自然是瞭解最多的。 

 “還有這回事?我記得他們不是在喀山有一座製造廠……”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未能給米格29改進型找到穩定銷路的米格公司最終徹底走向衰落,而圖波列夫則靠著俄國內的幾十架圖204訂單以及對世紀之交時大毛從二毛手裡弄回來的十幾架圖160進行維修而勉強苟住,愣是撐到了新的圖160m2訂單落地。 

 至於再之後的事情,常浩南就不知道了。 

 “因為我們之前跟伊留申方面的接觸,喀山和烏里揚諾夫斯克的兩座工廠已經開始頻繁走動,準備承接塔什干那邊的業務,轉產新型號伊爾76mf,圖波列夫手裡現在沒有訂單,拿他們沒辦法,只能做兩手準備了,正好米格那邊也是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