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30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票排名進入前百,繼續加更)

 杜義山的人脈果然沒有讓常浩南失望。 

 僅僅一天時間,後者就接到了回電。 

 “小常啊,你說的那個重型模鍛壓機的事情,我已經幫你聯繫到了,是清華大學的設計,不過不是80年代,70年代就立項了,搞了差不多十五年,還拿了科技進步二等獎,不過後來因為一些技術障礙和資金不足,被迫下馬了,和你說的應該是同一個項目?” 

 “應該是的。” 

 常浩南瞬間來了精神, 

 “您打聽到當年在青華負責模鍛壓機設計的人了?” 

 之前金桂關於這件事情的認知也是來自於道聽途說,中間出現一些差錯再正常不過,但只要這個項目存在,對常浩南的計劃就會產生很大幫助。 

 “那倒是沒有。” 

 電話那邊的杜義山語氣中帶著些許笑意, 

 “我直接聯繫到了當年國家機械委員會的副主任,也是後來一機部的顧問,沈鴻,沈老院士” 

 聽到這個名字,常浩南差點就脫口而出一句牛逼。 

 好在最後還是憋住了。 

 能讓杜義山尊稱一聲沈老的,自然不可能是什麼凡人。 

 沈鴻。 

 哪怕和常浩南並不在同一個系統,但後者也聽說過這個名字。 

 只上過小學四年級,在延安時期就擔任茶坊兵工廠總工程師,並一路自學成才的傳奇院士。 

 他在50年代就主持設計了華夏第一臺萬噸水壓機,並長期從事機械工程的研製和組織領導工作。 

 當然,沈老如今應該已經90多歲高齡,肯定早就脫離一線崗位了。 

 不過這樣的泰斗級人物,即便離休,人脈還是能維持相當一部分的。 

 更何況那臺6.8萬噸模鍛壓機就是在他擔任機械委員會副主任期間立項的。 

 “沈院士這兩天正在醫院檢查身體,還是不要打擾,他說伱下週一可以上門到他家裡去,到時候他會把當時負責幾個比較重要子項目的人也一併叫過去。” 

 好傢伙,這就是資深院士的影響力嘛。 

 直接來了個全家福。 

 “好的,您這次的幫助太及時了。” 

 常浩南道過謝,又和杜義山寒暄了一會,然後便掛斷了電話。 

 …… 

 三天之後,常浩南特意提了些禮品,前往之前杜義山給出的地址。 

 一棟普普通通的公寓樓。 

 大概是80年代末,京城第一批修建起來的新式樓房,如今已經有點舊了。 

 當然算不上什麼高檔住宅。 

 不過也沒有像一些報道喜歡渲染的那樣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