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91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

 <b></b>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洪水,很多原來做好的計劃都不得不推遲,比如很多個省的高考閱卷、比如十號工程的首飛,又比如112廠交付殲8c戰鬥機的進度…… 

 但非要說的話,倒也不完全是這樣—— 

 由於航空工業系統下屬很多廠所和子公司的工作都受到影響,因此不少本來忙著做項目的研究人員都破天荒地閒了下來。 

 這導致之前很難協調的開會時間,如今變得根本就不是問題。 

 於是,在天氣稍稍轉晴、並且各地的內澇和洪災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之後,其實已經早就做好相關準備的梁卓平,便找了個機會跟常浩南見面,詢問要不要乾脆把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的邀請函給發出去。 

 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不如趁這個空當一起到港城開個會。 

 這段時間常浩南一直在忙防洪裝備還有軟件收尾的工作,倒是沒有太多精力關注航發方面的動態,今天聽到這個消息還覺得有點突然: 

 “梁總,之前丁主任說的,從俄方那邊引進d436t1發動機的談判,已經結束了?” 

 他還記得上次三個人見面時,最終討論的結果是等到這件事情有了著落之後再開會。 

 梁卓平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保溫杯: 

 “差不多吧,三方的條件基本上都已經確定,具體的技術引進形式跟十一號工程類似,剛開始用於地面測試和第一架原型機生產的4臺發動機,從莫斯科和烏法的工廠進口整件進行組裝,然後逐步過渡到由我們生產核心機以外的所有零部件,在按照這種方式完成300臺發動機的訂單之後,把全部相關生產任務轉移過來,最終實現在兩邊並行生產俄版和華夏版兩種同型號不同規格產品的方案……” 

 “同時,發動機設計方伊夫琴科公司也會跟我們的配套研究所對接,逐步轉讓全套設計方案,並且跟我們合作,繼續改進這款發動機。” 

 “這……確實已經對我們相當有利了。” 

 常浩南在聽到協議的具體細節之後甚至感到有些驚詫。 

 這個條件哪怕是跟之前的十一號工程相比都絲毫不差。 

 要知道這可是航空動力領域,華夏曆來的短板,也是對外合作中議價權最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