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

 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 

 今天這類晚宴,是搞交際的好場合,但一來人多眼雜,二來也沒那麼長的時間去細聊太多東西。 

 況且,哪怕只是走個過場,也得讓祝蘭去諮詢一下林國範的意見。 

 別說常浩南只是跟人家合作,雙方還屬於平等關係。 

 哪怕是上級單位要調動工作,除去極少數特殊情況之外,也必須首先徵求家屬同意。 

 所以,初步確定了合作意向之後,更具體的內容,肯定還是要放到後面慢慢談。 

 在祝蘭和常浩南道別離開之後,坐在旁邊的李傑看了看前者的背影,有些意外地問道: 

 “小常同志在西北那邊還有這麼熟悉的同行?” 

 被邀請參加今天頒獎典禮的人都戴著胸卡,上面會寫明姓名和工作單位。 

 而典禮結束之後,大部分人也沒來得及摘,就被直接帶到了二層宴會廳。 

 所以李傑才能直接看出祝蘭是來自大西北的金城大學。 

 李傑除了是計算所的新任所長之外,還是曙光集團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同為數值計算領域的科研人員,李傑當然清楚常浩南後面說的這些內容算是出於嚴謹進行的補充說明。 

 “說起這個,李院士,不知道曙光2000的研發進度怎麼樣?” 

 但後者作為一家偏向重資產的研發型企業,想要維持收支平衡,還是得多下點功夫才行。 

 李傑停頓了片刻,之後又像是自言自語一般說道: 

 “如果真要是造青藏鐵路的話,倒確實應該是金城大學那邊出力多一些……” 

 李傑點點頭: 

 “早就有,西寧到格爾木段五十年代就開工,但一直修了快三十年才建成通車,當時是覺得再往後修技術難度太高,實在沒有可行性,所以才暫時擱置下來的。” 

 常浩南當然知道這條鐵路肯定要建,但這種時候還是得裝一裝: 

 “國家真有在雪區修鐵路的計劃?” 

 所以當李傑說到這裡的時候,他也來了興趣: 

 簡單跟常浩南解釋了一下情況之後,他又話鋒一轉,向後者問道: 

 “你剛剛說的,用數值計算的方法分析凍土區路基施加動荷載之後的情況,真確定能做到?” 

 “所以有關凍土的相關特性,比如對流、質量遷移、水分蒸發耗熱、土骨架和其它介質的熱傳導、冰水相變作用,當然還有其它地質專家知道但我不知道的特徵數據,肯定還是需要對沿線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分析……” 

 所以他直接把整個一段回答濃縮成了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