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553章 模鍛壓機,動工!

 在蘭新志,乃至整個國防科工委系統的大力關照下,模鍛壓機很快便從設計階段轉入了正式的生產製造。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整個項目組可以就此萬事大吉了。

 當設計過程中預設狀態被搬到實際運行環境中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需要進一步優化的部分。

 只不過,對於優秀且完成度高的設計來說,這些部分的影響會比較小,而且基本不需要返工。

 大多數交給顏永年這個現場總指揮即可。

 在750mn巨型模鍛水壓機項目完成立項的第二天,設備所用的第一塊c型板原材就在滬北寶山區鋼鐵廠開始切割。

 幾乎與此同時,作為這一項目主機廠的江城重型機床廠,也在新任廠長的帶領下開始動工全新的車間。

 7.5萬噸模鍛壓機的自重本就非常誇張,再考慮到進入工作狀態之後的衝擊和振動,對於地面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

 因此需要一處地基經過特別強化之後的位置,才能保證長時間的穩定工作。

 至於液壓缸、管路、傳動系統等零組件,也根據各自的設計標準和要求分發給了不同的供應商。

 “國產化率好像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高嘛……”

 就像之前對於供應商的跟蹤調查一樣,處處體現著顏永年的細心。

 於是就只能讓顏永年來回跑了。

 頂著兩個黑眼圈的顏永年走進常浩南的辦公室,一邊彙報一邊把一個檔案袋交給後者。

 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在顏永年的記錄中本來被歸類為“需要進口”的項目,但最終也順利從國內找到了供應商。

 除此之外,一些子系統供應商的情況也需要他親自去調研和洽談。

 但這個年代又沒有在線視頻會議,而常浩南身兼數職也不可能每天兩地奔波。

 由於進入生產階段之後,顏永年就帶著一部分工程人員常駐江城,所以整個模鍛壓機項目組就進入了兩地辦公的模式。

 提到這件事,顏永年也是興致頗高,樂呵呵地解釋道:

 “再有,對歐盟的合作加深之後,不少過去受到限制的新設備逐漸通過各種合法或者半合法的方式實現進口,機械製造這東西,設備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也就不存在了,國產化率自然能提上來。”

 “這畢竟是隻計算一級供應商嘛,最近兩年咱們國家的機械加工能力提升很快,我畢竟也有本職工作,所以不少信息都來不及更新。”

 常浩南一個個查看下來,同時腦子也沒有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