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

 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 

 到這裡,常浩南突然想起來在剛才答辯開始之前,唐林天曾經說過“這可能是最後一次這麼叫你”之類的話。 

 原來是在這等著呢…… 

 對於他來說,這絕對可以算是個不小的驚喜了。 

 留校任教,是常浩南早就已經做好的決定,至於那幾個主任的頭銜,也不過是把早就擔任的職務正式轉了正。 

 但這個年代,還沒有後世那一堆什麼傑青優青之類的帽子,包括先聘任為研究員再非升即走這條專門面向青年教職人員的路也尚不存在。 

 因此,能一步到位直接定級教授,甚至還是二級教授,確實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99年這會的x級教授,還是1956年時候確定的分類方式,原則上只跟工資待遇掛鉤,和後來2007年開始的那套教職工13級分級制度不能完全等同。 

 不過在最頂層的教授部分,標準倒是差不太多。 

 一級教授,基本就只有院士/學部委員,極少有例外。 

 而二級教授,非要說的話…… 

 大概相當於“半步院士”。 

 答辯委員會中的袁相埡目前就在這一步。 

 基本上算是半隻腳踏入了院士境,只要不出什麼大問題,以及活的足夠久,等到有位置空缺出來,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評上院士。 

 而常浩南年僅24歲便走到了相同的位置,在年齡方面毫無疑問有著絕對的優勢…… 

 總之,這一波帶來的震撼可比剛才大多了。 

 畢竟區區一個博士學位,在場的人基本都有,常浩南無非是拿學位的時候年輕一些。 

 但二級教授…… 

 除了事先就知情的幾人以外,包括常浩南、答辯秘書、還有後面進來的工作人員都給整沉默了。 

 尤其是答辯秘書。 

 他勤勤懇懇地工作了快二十年,如今還是三級教授…… 

 頓時成為了職稱方面的最低點。 

 要說沒點羨慕嫉妒恨,那肯定不現實。 

 不過稍微有點腦子的人也都清楚,這個情況實在是很難碰瓷…… 

 “祝賀常教授。” 

 “恭喜……” 

 調整好了心態的答辯秘書也走過來,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常教授……應該算是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了吧?” 

 “算不上算不上……” 

 常浩南趕緊抬起手向下壓了壓,同時回答道: 

 “就我知道的,查爾斯·費夫曼在20歲博士畢業,22歲就被芝加哥大學聘為教授,相比起來,我還是有一些進步空間的……” 

 答辯秘書並非數學專業出身,對查爾斯·費夫曼自然不算了解,因此聽到這個回答之後一時間也整不清常浩南到底是謙虛還是秀優越。 

 但不管怎樣,對方說的有鼻子有眼,應該是真的,於是他接著改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