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

 劉方平和雷志興兩個人,基本符合最傳統意義上的那種理工科男生的人物畫像。

 雖然剛剛見到常浩南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拘謹,但只要聊起跟項目有關的事情,頓時就會變得放開很多,緊張的情緒也一掃而空。

 “常教授。”

 這次又是雷志興率先開口:

 “要儲存和運輸液化天然氣,在造船方面的主要難度恐怕在於結構安全性。”

 機械是一個百樣通的專業,但凡是物質世界的事情都可以摻和一腳的那種。

 因此,儘管他並沒有深入研究過造船行業,手中的資料也並不完整,但還是可以從過去做過的項目中獲得一些靈感。

 常浩南沒有開口,只是微微一伸手,示意二人繼續說下去。

 剛剛還有些笨拙的劉方平這次卻接上了話:

 “大部分材料,尤其是含有鐵元素的金屬材料,在極低溫度下的性能變化有很強的非線性,甚至是離散性特徵,結構特性比如強度、塑性、疲勞壽命等變化很大,不能按照一般設備的經驗進行設計。”

 “之前剛度博士的時候,我跟著導師處理過一個低溫液氮儲罐內容器開裂失效的事故分析,當時查出來的原因就是奧氏體不鏽鋼冷變形引起應變誘發馬氏體含量異常增加,最終導致封頭部分發生脆性失效。”

 “Lng的溫度雖然沒有液氮那麼極端,根據資料,正常的高壓儲存狀態下大概是60c,但是航行中的船舶相比於陸地上的儲罐,也並不是個良好的存放平臺,船隻內部又有動力艙這樣的高溫環境,正常情況下全船的溫度差就能拉到100c往上,如果再考慮到Lng一旦洩露,就是168c的低溫直接衝擊船體結構,對於安全係數的要求……”

 拿到資料之後僅僅幾分鐘的時間裡,他就已經說了比之前大半個小時還多的話。

 相比於雷志興,劉方平的語速偏慢,但從眼神和表情來看,顯然是在邊說邊思考,而不是像之前在沙發那邊一樣不知所措。

 由於本科和碩士都是理科出身,他在項目經驗這塊顯然比不上從大四就開始跟著顏永年東奔西走的前者。

 但是,基於同樣的原因,他往往更擅長剖析問題的本質:

 “常教授,我想,在去到滬東那邊之前,最好能先對彈性體內溫度變化與熱應力、熱應變之間的關係進行一些初步研究,尤其是結構溫度場函數、熱傳導方程和熱彈性運動方程之間的耦合關係,然後才能建立相對準確的船體結構模型,否則光是去轉一圈的話,恐怕不會有太大收穫。”

 當說到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時,劉方平的語速也逐漸從一開始的緩慢變得正常起來。

 當然,這裡的“正常”是對於多數人的標準而言。

 對於他來說,應該已經是非常快了。

 剛剛那一段說完,劉方平原本有點發黑的臉色都漲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