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55章 分頭行動

 第755章 分頭行動 

 聽到這句話,巴比奇整個人都驚了。 

 他原本以為對方只是想把他給拉到華夏,結果人家是想要把黑海造船廠的技術人員給打包帶走? 

 要知道,巴比奇在船廠工作這麼多年,要能力有能力要資歷有資歷,威望根本不下於廠長。 

 尤其是在工程師和老資格的技術工人中間更是如此。 

 他如果真要振臂一呼,就算是廠長也攔不住。 

 不對。 

 甚至廠長都有可能被他給一起帶走…… 

 震驚之下,他甚至忘了跟對方再拉扯一番,而是直接開口道: 

 “你們確定……可以讓我放開了去挑人?” 

 哪怕經歷了這八年的折騰之後,仍然留在船廠,或者船廠附屬企業的職工也足有上萬人。 

 當然,大企業嘛,通病肯定是有的,技術人員水平良莠不齊,混飯吃的也不在少數,華夏那邊肯定也不可能什麼人都要,肯定是有考核機制,或者試用期的。 

 而像是巴比奇這樣的傑出技術專家,如果成功還要另外加錢。 

 真要讓他放開了去動員,更多了不說,幾百號人還是輕輕鬆鬆的。 

 再加上家屬…… 

 至於能夠通過考核算上人頭的比例…… 

 但再怎麼說,就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巴比奇能想起來名字的、技術、意願和人品都比較靠譜的,就已經差不多有三位數了。 

 而且哪怕條件再好,也會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背井離鄉。 

 “雖然我們之間確實還算熟悉,但對於廠裡面的大多數人來說,你還只能算是個陌生人,而且又不好親自出面,關於剛才提到的條件,如果能拿出一些有用的證明,或者是貴國官方的說法,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保不齊就同志比同胞更可靠了。 

 巴比奇上下又打量了吳懿範一番: 

 “這樣的話,我回去之後可以試一下,不過……” 

 要知道,他跟常浩南之間籤的合同,可是按人頭算錢的。 

 雖然倆人之前定下來的第一期名額只有1000人,但老吳敢肯定,只要拉過去的人沒有問題,哪怕超了額,國內也一樣會收。 

 好吧,加上家屬也不會多出多少。 

 蘇聯體制下的國企,大部分人的婚姻都是內部解決,倒是不會帶來太多閒散人員。 

 這麼說吧,在90年代二毛這邊的大環境下,這些人有技術有資源有渠道,但還沒潤到西方國家去,本身相當於通過了一輪強有力的篩選。 

 他搖了搖頭,緊接著話鋒一轉: 

 “不過你可以放心,我們的標準是統一的,只要你找來的人有真才實學,哪怕在名額數量以外,我也可以保證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