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色鸞鳥 作品

第六十三章 黨爭大幕


當文華殿上演“誅王琦,清君側”的好戲時候。

 
距離皇城不遠的地方,鴻臚寺西南角的,都督府的後門對面,兵部的東面有一處清冷衙門——通政處。

 
此時,一名風塵僕僕的騎兵馭馬停在衙門口。

 
“此處可是通政衙門?”騎兵勒住馬韁,大聲問道。

 
“外地來的奏本?”衙門口的衛兵一身的懶散樣子,幾乎是靠在門邊,棉布帽子都歪歪斜斜,聽到聲音,斜眼看了兩眼,愛搭不理的哼道:“外地奏本直接去東華門,遞去文淵閣,那裡有清涼茶水招待,這裡不收!”

 
通政處八百年不收摺子了,看到著馭馬而來的兵卒,第一反應便是趕去別處。

 
那騎兵緊勒馬韁調轉馬頭,厲聲道:“吾剛剛從東華門趕過來,今日皇城戒嚴,馭馬不得過!才趕來此,遼東急奏,絲毫耽誤不得,速速差人領摺子!”

 
哦,衙門口兵卒這才想起來,今日皇上急召內閣諸臣,各部尚書去文華殿議事,文淵閣無人處理奏本,一早就有文吏通知奏本由通政衙門收訖,若是急奏,由值班參議官直轉朝班。

 
自從東林上臺,通政衙門這一清淡口已經要被擠出九卿之外了,幾乎所有原屬通政衙門的事務,都被內閣給包攬過去,就算是各地藩屬,各地方府道衙門的奏本,也直接去往內閣,或者去司禮監,每個月只有七八月時候外地官員需要進京參加京察時候,到通政處遞摺子,排隊接受審核,通政處才會熱鬧幾天。

 
“你等著,我去知會一聲!”年歲稍長的老卒穩了穩帽簷,吩咐了一聲,轉身進了衙門去通報。

 
此時,衙門左廂,通政衙門左參議盧玉正愁眉苦臉的揹著手,一會望天,一會嘆地。

 
盧玉今年四十有六,早年走江蘇提刑司的路子,從地方直升京城任朝官,入都察院,前途一片大好。

 
但是自從東林掌權,現左都御史楊漣那廝和自己早不對付,處處掣肘,迫使自己從都察院調任通政衙門,任一清閒差事,名頭上是左參議,但是通政衙門已經被趕到四九城邊上,靠近外城的位置了,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人來看看,都覺得這輩子沒什麼前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