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色鸞鳥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三章 山雨欲來


                 王琦回諸城做什麼去了?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

  東廠的番子,錦衣衛的暗哨,大人們的暗曲,遠離廟堂的江湖各色人物都想要知道王琦到底想要想要做什麼?

  難道真如齊國公自己所言:遠離廟堂喧囂,享受江湖悠遠?

  此話糊弄糊弄百姓還好,落在左光斗等人耳中,純純戲言爾.

  開玩笑,不要說剛剛二十歲的齊國公,就算已經是花甲之年的葉向高依舊是棧戀權位,據朝堂高位而不願離去,要不然其也不會為了首輔高位,在如此年紀還和楊漣,韓爌等人割席斷交,而站在王琦一邊。

  做官到了王琦這個層面,每說的一句話,每做的一件事都有其內在的含義,或者深遠的伏筆。

  徐州府殺人?

  也就是事發突然,引人驚駭而已。

  目前來看,除了殺了幾個差役和一個南京主事,也沒有太過越界的行為——至少你楊漣不是沒有死不是?

  你都沒死,你怎麼說王琦謀反呢?

  而且,此事之後,除了南京城諸官和士子們表現出些許激憤,其他就連浙江,江西諸地,都沒有幾個人跳出來為那些死人含冤。

  北京城更不要說了,除了幾封不疼不癢彈劾王琦擅殺、跋扈的奏本,再無任何風浪水波。

  內閣諸臣一個個好似聾子啞巴一般,沒有任何反應,該上朝上朝,該休沐休沐。

  皇宮裡,除了全部留中的奏本,更沒有任何對齊國公如此荒唐行為的反應。

  當然,四個年輕人被調入中央的旨意,還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孫傳庭,楊昌嗣,史可法,洪承疇,四個年輕文官,好似讓死水一般的湖面蕩起一圈圈漣漪。

  其他三個,京城百姓們可能不熟悉,但是史可法是誰?

  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左光斗的學生!

  這個旨意背後的政治意味,已經很明顯了就看什麼時候能攪動朝堂的一灘渾水。

  “伱們說,齊國公什麼時候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