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 作品

第113章 下一鍋鋼鐵的肉湯

隆隆的炮聲持續了一個小時,一個博福斯山炮連的試射程序並不複雜,甚至只需要一門基準炮來試射,而這種火炮的精準度又非常高,所以試射的效率很高,試射結束後沒多長時間,帶隊前出的炮兵連長就返回了陣地,並且帶回了一份細緻而全面的射擊地圖。

在這份地圖上,涵蓋了陣地前五公里的詳細地物地貌,而陣地前的五公里範圍內,在地圖上被劃分成了五十個間隔一百米的射擊區域,這樣一來,在炮擊時無需觀察,只要想炮擊某一個區域,就可以將炮兵專用的地圖測圖板放置在地圖上,就可以利用精細測量過的地圖快速獲取目標區域的射程和射擊方向,還可以利用地圖測圖板上的射擊諸元,根據等高線公式推算出火炮射擊所需的高低角,如此操作下來,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快速射擊且精準度極高。

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精細的現地測量的基礎上。

這對於配備了全套進口觀測器材,且受過完全德式訓練的黃埔生炮兵軍官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結束了試射,炮兵陣地的構築還在繼續,開闢兩個營的炮兵陣地,絕非什麼小工程,外面在火熱的構工,在炮兵連的指揮所內,氛圍同樣火熱,何煒和幾名炮兵連的軍官,一起商議著如何更快,更高效的組織起炮兵對步兵的支援射擊。

經過不斷的討論,那五十個射擊區域,由近及遠的被何煒賦予了從一到五十的編號,只要報出編號,炮兵連即快速用圖獲取編號對應區域的射擊諸元並開火射擊,就可以達成像影視劇之中指哪打哪,隨時隨地呼叫炮火的效果,博福斯山炮的威力是巨大的,就這一個連的戰鬥效能,用來對付日軍步兵的戰鬥效能,恐怕要超過一個加強步兵營。

按照日軍的攻擊方式,日軍步兵中隊的行軍隊形長度是75米,戰鬥時攻擊正面是寬度與縱深各200米,防禦正面是寬度336米,縱深200米。而博福斯七十五毫米山炮炮彈的殺傷半徑是一百三十米,如果一個博福斯山炮連能夠準確的完成一輪齊射,以精度達到二十五米夾差的博福斯七十五毫米瞬發引信榴彈。

一輪下來,就能將一個齊裝滿員處於行軍狀態中的日軍步兵中隊炸的全軍覆沒,而即便是採取三行三進,低姿態突擊的狀態下,幾顆博福斯七五山炮榴彈也能夠在一輪齊射中殲滅半個中隊。

就在何煒與炮兵軍官商定戰法時,構築中的炮兵陣地再一次變的紛亂,等到有人進炮兵指揮所報告,何煒等一眾軍官才知道,又有炮兵部隊開上來了,而且不是曹惠國那個營的其餘部隊,而是一個完整的晉綏軍野炮營。

在已經開設完畢的博福斯山炮連指揮所內,何煒等人見到了這支炮兵營的指揮官-晉綏軍炮兵二十三團的營長趙隱峰,這是一名典型的北方漢子,當他一進來後,何煒投過去的目光就充滿了敬意,因為在穿越之前,何煒也看過很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