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 作品

第228章 防禦圈 1

第228章防禦圈1

帶著差不多一千名高射炮兵和山炮榴彈炮兵部隊和大小几十門高射炮和山炮,榴彈炮,何煒率領特務營主力緩緩的趕向了下關。

如果說在接領這些友軍部隊時所遭遇的逃難百姓人群,傷兵人群只是讓何煒感到擁擠,那麼隨著部隊的行軍隊列向內城靠攏,路上街道的情況也從擁擠變成了水洩不通,甚至內城的情況要比外城還要混亂。

在通往下關江邊的幾個主要街道處,城內的本地居民和城郊甚至是外圍村鎮前來跑反的百姓合流,幾乎完全將路口和街道堵死。

身著華麗旗袍的富家太太小姐,衣著單薄的窮苦農民,扛著揹簍揹著嬰兒的農婦老翁,穿著馬褂和長衫的男性職員,拖著全部家當的小販,傷兵,散兵,學生,混在一起,叫罵著,哭喊著,悲嚎著,每一個都如同螻蟻一樣隨波逐流的被人潮捲動,推擠。

當真是,亂世人命賤如狗,寧為盛世犬不為亂世人。

被捲入水洩不通的人群中,何煒手下的特務營兩個步兵連和特務排,以及新接領的炮兵部隊小兩千號人簡直是寸步難行,拉炮的卡車,拉炮的騾馬,乃至於特務營部隊的摩托車和配屬給特務營拉部隊的汽車被完全堵死在了路上。

甚至有一些百姓被擠到了部隊的行軍隊列中,部隊的卡車和卡車之間,山炮和榴彈炮炮車,彈藥副車的縫隙中都擠滿了躲避人流的百姓,可謂是亂象叢生。

衝擠行軍隊列的百姓甚至將榴彈炮連的一輛彈藥副車給擠翻了,二十多顆三八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散了一地,炮彈彈頭撞擊地面發出的巨響將榴彈炮連的軍官嚇得面色如豬肝,十幾名士兵用槍托連砸帶罵的將百姓趕走後才堪堪將彈藥車扶起來,收集好炮彈。

這樣的交通狀況把何煒也搞的頭大,想要組織指揮交通也無從下手,因為已經完全堵死了,再怎麼指揮也沒有用。

“爹啊,娘啊,這是什麼世道。”

“讓一讓,讓一讓。”

“讓我先過去吧。”

“去你媽的,把東西給老子,不然我弄死你。”

“你們這群當兵的算什麼東西,老百姓往江邊衝,伱們也跟著往江邊拱,日本人就在後面,老百姓跑路活命天經地義,當兵的跟老百姓搶路算什麼本事!”

整個馬路上都是哭爹喊孃的叫聲,有討飯的,有罵大街的,還有打架的搶東西的,更有哭喊著找親人,找孩子的。

當然,也有很多百姓在隆隆的炮聲和絕望之下,對著何煒他們的軍車和行軍隊列破口大罵,怒斥指責的,對此,何煒也就權當看不見了,反正仗打成這個樣子,當兵的被老百姓罵一罵也自該受著。

何煒唯一慶幸的是肖將軍給特務營配屬了一批卡車,部隊都坐上了卡車,不然若是徒步行軍,何煒都覺得部隊會被這看不到盡頭的人群沖垮,在如此的交通情況下,部隊的開進速度自然是十分緩慢。

在形同烏龜爬行一般的開進速度下,何煒帶著部隊花了好幾個小時,總算是蠕動到了目的地、

挹江門。

挹江門位於金陵城鼓樓區的明城牆處,始建於洪武大帝朱元璋時期,這裡原本是沒有城門的,可是在一八五三年鬧長毛時,攻擊金陵城的長毛部隊在城牆的拐角處炸開了一個約二十多米的入口,從而攻佔了當時的江寧府,並在金陵城建立起了天國。

這一炸,正是挹江門附近有門洞的肇始。

挹江門城牆瀕臨長江,算的上是交通要道,後來,為了出行方便,城內居民在城牆上挖了一個土門洞,而後,又逐步擴大為城門,改稱為挹江門,在一九二九年,為了迎接先總理中山先生的靈柩安葬於金陵城內的中山陵園,挹江門又被從單孔拱門改為三孔拱門。

當何煒帶著部隊看到了挹江門後,總算是鬆了口氣,因為到了這裡,交通情況總算是有所好轉,只見挹江門附近的城牆上,已經用大量的沙袋堆積起直通城牆的簡陋通路,而大量的憲兵也正在這附近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