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混亂

  老實說,邯州的佛家氣息太重了,涉及到百姓的紅白之事,婚喪嫁娶,這本身就是一個信仰的問題,想要扭曲回來,必須得從教育入手。

  在老百姓獲利的同時也讓他們清楚到底是誰讓他們獲利的,從而扭曲他們的價值觀,這個是餘彌內心的真實想法。

  只不過近些年來有一些東西打破了他的認知,比如說近些年來邯州百姓對佛教的信仰度下降,原因是有人冒充和尚行騙,導致佛教徒的印象分拉低,從而整體對寺廟的信任度下降。

  當然這是一個大方向,在一些農村區域的話,還是不可避免的和收到的消息有些偏差。

  畢竟那些區域交通不方便,通信也比較困難,這樣就導致了消息的落後,以及他們習俗的惡劣。

  餘彌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引進外來人口,所以他大力贊同謝家集團的電子廠,只不過一些製造業他還是不敢放手,比如機械加工,機械生產等行業。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生活的剛需品,衣,食,住,行等行業,都各自有部門把關,唯獨是在這些機械方面,自己這個地方的查核標準太過缺失了。

  一旦徹底的放開,第一個肯定是生產國外進出口貨物的多,畢竟這一筆利潤不可忽視,本土的加工生態環境就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邯州將會變成外國的加工廠。

  你標準用的是人家的,機床用的也是人家的,人工成本也比人家低,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所以在機械方面,餘彌肯定會握在手中,大頭肯定是公有的,可是小頭的話,就得看謝家他們的本事了。

  謝玉東恐怕怎麼都不會想到,飛龍集團這頭猛獸的出籠居然是餘彌洗刷邯州佛家印記的一個默認。

  一部分以外來人數衝擊本土百姓基數,稀釋佛家信仰,另一部分通過外來人數的激增,逼迫本土企業進行擴散。

  就比如周海生盤下的地方,經濟的推動導致城市工業區的增長,同時加劇使得城市向外擴散,加快城市化的進程,吸引農村人口,這樣一部分農民工有飯吃,也可以開發一部分的土地進行工業化。

  就連這個計劃下步他都想好了,先開發城市,吸引農村人口,然後再混雜外來人口,只要他們在一起工作日常接觸,就很容易洗刷掉他們身上濃郁的佛家氣息,畢竟華夏是一個兼容的大國,華夏人更加是具有高度的同化性。

  可是佛家不一樣,佛家不允許有第二個信仰。

  只要這些本土農民工被五湖四海的兄弟一渲染,佛家氣息自然就會被打下來。

  下一步就是振興農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那麼在農村這個地方,佛家想要對抗政策的人力物力都少了很多,那些舊的封建腐朽思想,只剩下一些村裡老人在堅持,老弱婦孺哪裡還有更多的力量呢?

  利用振興農村這個名號,推翻佛家在農村根深蒂固的思想,把這一切封建迷信都解放,最後再通過產業控制壓制城市發展,把那些農民工逼回農村,完成最後一步徹底的洗牌。

  餘彌有信心能在有生之年把這些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