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103章 白羆通好

 光幕結束,劉備等眾人早有預料的接收到了如暴風一般的文字流。

 孔明早有準備,拉了龐統一起在旁邊執筆共同記錄。

 〖一聲嘆息為先主,丟城失地尚能復起,臂斷膀折,兄弟何日才能重逢?帝王要理智無情,但先主做不到啊。

 黃權無奈降魏,傅肜死戰斷後,兩個人的兒子在季漢亡時選擇了同樣的以身殉國,未嘗不是夷陵之戰的一種迴響。

 張南、馮習、馬良、沙摩柯、傅肜、趙融、程畿俱戰死,黃權、史郃、龐林無奈投曹,杜路、劉寧降吳,有名有姓的將領一戰而損十二!

 說起來黃權我又想起來曹丕,給黃權封的鎮南將軍,噁心人是不?

 不止,黃權降魏後有謠傳昭烈帝盡殺降將家人,曹丕下令讓黃權發喪,黃權拒絕,說我相信劉君不是那樣的人。

 白帝託孤,古代君臣間最極致的信任與浪漫。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劉備轉戰一生未負仁義二字,死前交代劉禪的是“汝父德薄,勿效之”;曹操屠城殺降無所不用其極一生,死前說“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兩個人都活成了自己極致的樣子。孫權,略。

 季漢之火,一殘麥城,二絕白帝,三滅於五丈原。天水姜維承隆中之志欲將死火復燃,然功敗而垂成,嗚呼哀哉。

 生前君臣相敬,死後君臣為伴。倒也不必太過感懷,畢竟先主和丞相都在自己位置上盡力了。

 一方山河相托,一方鞠躬盡瘁,蜀漢之光輝,盡綻於此。

 捅人別用季漢刀……

 折而不撓,終不為人下。算是先主一生最好的註解了。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杜工部對丞相也是愛得深沉。

 個人倒是覺得丞相接下來最好的註解當是辛棄疾的詞:男兒至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看視頻裡總覺得曹丕是個長不大孩子,然後去查了下,曹丕187年生,孫權182年生,十萬哥就大了五歲就把曹丕耍得團團轉,十萬哥我再也不黑你了。

 曹丕:叉腰看戲.jpg,嬌羞待娶.jpg,氣急敗壞.jpg,被抽了大耳刮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