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105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




不過這群子輩兄弟當中有一個不和諧的,軋犖(luo)山。



軋犖山母親是突厥人,父親在他出生不久後去世,於是母親就改嫁了安延偃。



對此安貞節很寬容,依然約定為兄弟,並許軋犖山以安姓,遂得名安祿山。



當時與安延偃一起奔逃出來的還有他的侄子安思順,安思順跟安祿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堂兄弟,但私人關係卻非常要好。



在安貞節的推薦下,兄弟兩人走上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歸的道路:



安思順選擇投身行伍,很快去到隴右邊防線,並在這裡一干就是三十八年。



哥舒翰、郭子儀等名將都曾是安思順部下,並最終做到了兩鎮節度使。



安祿山則是拒絕軍旅,選擇了商旅,當了個牙郎,也就是現在俗稱的中介。



在這份工作中安祿山學了六門外語,練就了一副好口才,正待大展宏圖的時候,經濟危機……啊不,吐蕃人來了。



吐蕃大舉進攻河西阻斷了絲綢之路,安祿山的商業宏圖還沒起飛就摔得粉碎,於是他給自己做了新的職業規劃:



白天上班當中介,晚上下班去偷羊。



於是安祿山順理成章的被扭送到了幽州長使張守珪面前,得到了一個“推出去亂棍打死”的判決。



對此安祿山的當然不能接受,情急之下喊出了“大夫不欲滅兩蕃耶?何為打殺祿山!”這句話。



安祿山當然不懂軍略,雖然成功引起了張守珪的興趣,但最終被打發去做“捉生將”,這個職位類似於偵察兵,主要在敵佔區抓活口。



732年,安思順已經官至洮州刺史兼莫門軍軍使,得賞二百緞三百兩銀五十萬錢,領五千兵馬。



而安祿山看著僅有的一個下屬史思明,感覺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回過神來的安祿山痛定思痛:



既然不懂軍略無法成節度使的幕僚,那便做如呂布一般的英傑吧!】



李世民集中在安祿山身上的注意力終於被暫時拉走:



“東突厥頡利為朕所滅,西突厥為高……皇子治登基後所滅,何來突厥汗國?”



大唐皇帝無意間的抱怨讓孫思邈心裡哆嗦了一下:



皇子治登基?太子呢?



陛下喊我過來如此推心置腹……孫思邈一時間面色有點發白。



不可!決計不可!



另一邊的閻立德則是見過政治上的大風大浪,看弟弟和其他臣子臉色如常,當下明白其中應有內情。



突厥汗國這個倒是好判斷,杜如晦從這安貞節的嵐州別駕之位推測:



“這突厥汗國還在河西之北,定為狡詐之輩復國無疑!”



復國!李世民不由得心中思忖,自己對這些突厥遺民的處置是不是優容了一點?



頡利敗亡之後,朝中經過討論,對於突厥遺部是先設羈縻州,將部落頭領置為都督。



並在之後設都督府,將突厥遺部做分而化之,良善者內遷,不服管教者留在原地作抵擋北方的一條防線。



這已經是朝中經過討論最終達成的共識了,但如今看來也並不是盡善盡美。



房玄齡相對樂觀一點:



“大家勿憂,西突厥未滅,突厥之策尚有轉圜之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