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284章 天命

“農牧交錯帶?緯度變化?”即使有後輩的簡單說明,一時間法正雙眼還是有點茫然。

龐統沉吟了一下嘗試猜測道:

“或是後世居天宮之上,將地球描緯刻度,以便量天地之大?”

此前後世曾經非常不經意的提過一個叫經緯度的詞語,龐統與孔明一起猜測過,認為其應當是後世對於地球之大的一種丈量方法。

畢竟經緯一說也是古已有之,《周禮》便有言,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

《考工記》當中更是定了,國中九經九緯。

有這樣的認知打底,龐統也大概猜測的出來,這緯度應當是東西走向的一條丈量線,而其變化應當是向南或向北移動。

不過旋即龐統也有點發怔:“米價指數又是何物?”

這次換法正笑出來了:

“那應該是以算學之法,以國賦之數和糧產之數算出的數字。”

在漢中閒暇時法正就會研究算學,此時一眼看到雖不是很明白怎麼得出的結論,但竟能意會不少。

於是龐統也不再說話,閉口仔細打量著圖標上的每一處,並在心中仔細揣摩。

嗯,單憑此圖,今晚說什麼也要拉孔明徹夜長談一番!

……

李世民同樣看不懂許多,但折線變化的簡單趨勢看的非常明白。

而光從氣候變化和旱澇災害的記錄上,李世民就真切明白此圖的巨大價值。

因為這幅圖不同於那些神神叨叨的預言,而是後世經那鬼神莫測之法,以嚴謹的算學所制。

而對他們來說,旱澇災害最可怕的地方並非旱澇造成災害的本身,而在於其不可預知性。

無法預知導致宗教插手,給其披上了一層上天發怒的神聖外衣,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麻煩事不知凡幾。

若是能知曉災害,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個趨勢,那也足夠大唐判斷何時能存下一些糧食,何時減輕賦稅以提前應對災害了。

甚至從皇帝角度,李世民也想的更加長遠。

此物若是流傳於方士之手並被其解讀,恐怕立時便能捏出來一個無匹的宗教。